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nfiniti超声乳化IP功能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应用分析

    作者:周宏健;吴善君;周开晶;姚红艳

    目的 观察Infiniti超声乳化仪中智能超声(Intelligent phaco,IP)功能在成熟期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128只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0例(66只眼)行扭动超声乳化加IP功能白内障摘除术.B组40例(62只眼)行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中采用吲哚青绿行前囊染色后撕囊,术中观察前房稳定性,能量释放及时间,术后第1、3、7天观察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和视力情况.跟踪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结果 术中连续环形撕囊( 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CCC)成功率为96.8%,A组前房稳定性与B组相同(P>0.05);术中能量使用及超声时间明显少于B组,术后第1、3、7d时A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第1、3天A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B组(P<0.05).术中A组超声乳化针头受阻情况明显好于B组(P<0.01).结论 Infiniti超声乳化IP功能在成熟期白内障摘除术应用是安全且高效、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尤其对于成熟期中硬核白内障的处理,有效地利用了“冲击钻”的效应,对于硬核的乳化,优于单纯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 低流速及粘弹剂保护策略在扭动超声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苏安庭

    目的 观察扭动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50例(186眼)硬核白内障采取低流速及粘弹剂保护策略行扭动超声乳化摘除术,术中观察前房稳定性,能量释放及时间,后囊破裂发生等情况,术后第1、3、7天观察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及视力情况,跟踪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结果 术中能量使用及乳化时间明显减少,无一例后囊破裂,术后第1、3、7天视力恢复良好,角膜内皮水肿不明显,内皮细胞丢失率低.结论 扭动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采用低流速及粘弹剂保护策略是安全有效手术方式.

  • 扭动超声乳化加囊膜染色在成熟期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宏健;吴善君;周开晶;姚红艳

    目的 观察扭动超声乳化加囊膜染色在成熟期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128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0例(66眼)行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40例(62眼)行传统超声乳化自内障摘除术,术中采用吲哚青绿行前囊染色后撕囊,术中观察前房稳定性,能量释放及时间,术后第1、3、7天观察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和视力情况.跟踪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结果 术中连续环形撕囊(CCC)成功率为96.8%,A组前房稳定性优于B组(P<0.05);术中能量使用及超声时间明显少于B组,术后第1、3、7天时A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第1、3天A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B组(p<0.05).结论 扭动超声乳化加囊膜染色在成熟期白内障摘除术应用是安全且高效、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尤其对于成熟期中硬核白内障的处理,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 初学者行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雷琼;彭华琮;刘保松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初学者施行扭动超声乳化技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回顾2012-02/2013-03白内障手术初学者首次行超声乳化手术200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评估术后效果.结果:术中无一眼出现前房塌陷,在后一块核吸除瞬间后囊有轻微浪涌现象.术中出现8眼破囊,5眼行前段玻璃体切割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其余3眼破口较小无玻璃体溢出,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眼撕囊时裂到边缘转上级医生改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1眼术中发现悬韧带松弛,由上级医生植入囊袋张力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7眼巩膜隧道切口过短,需行切口缝合.术后1wk裸眼视力:术后视力<0.05者2眼(1%),0.05~者31眼(15.5%),≥0.3者64眼(32%),≥0.5者103眼(51.5%).术后无3级及以上角膜水肿.术后高眼压经过前房放液或局部用药后均可恢复正常.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初学者使用扭动超声乳化技术安全、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