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王春花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川崎病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儿童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在80例儿童川崎病患儿中,典型儿童川崎病68例,非典型儿童川崎病患儿12例,其中有冠状窦冠脉瘤3例、冠状动脉扩张15例,平均诊断时间为(9.4±1.5)d.川崎病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龟裂、皮疹、肢端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肛周脱皮等,其中以发热为常见,部分患儿合并有多个器官的功能损伤.所有患儿采用阿司匹林、免疫丙种球蛋白注射、抗凝治疗甲基氢化泼尼松等综合治疗后,均康复.结论 对于儿童川崎病,结合患儿的临床典型症状以及不典型症状可确诊,在明确诊断后需要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实施治疗,避免患儿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 儿童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毛现春;许波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急性发热、全身性血管炎疾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是导致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了儿童川崎病常见治疗措施的效果及安全性,包括阿司匹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及首次IVIG治疗失败的选择、糖皮质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受体拮抗药、他汀类药物等,以及对于难治性川崎病的治疗选择,如环孢素A、血浆置换等.

  • 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

    作者:邢学伟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KD 患儿治疗的方法,为KD 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 年1 月~ 2011 年6 月收治的46 例KD 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KD 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年龄以4 岁内为主;典型KD 37 例,不完全性KD 9 例.典型KD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70%,不完全性KD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44.44%,不完全性KD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于典型KD(P < 0.05).静注丙种球≤ 10 d 和> 10 d 治疗典型和不完全性KD 在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 > 0.05).结论 重视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KD 诊断,早诊断,早治疗能降低冠脉病变的发生率,改善川崎病的预后.

  • 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儿童川崎病的疗效评价

    作者:杨颖

    目的:探讨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川崎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例.两组患儿在给予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注射一日,B组给予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注射两日.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发热、黏膜充血、淋巴结肿、手足肿)、住院时间、冠状动脉损伤及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冠状动脉损伤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儿童川崎病可显著缩短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鉴于两种静脉注射方案在住院时间、冠状动脉损伤、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实验室指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故选择治疗一日的方案更具有经济性.

  • 儿童川崎病59例临床分析

    作者:关则想;黄珊华;陈瑞容;陆晓毅;李红

    目的 探讨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等,以提高对儿童川崎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于我院住院并确诊为川崎病的59例患儿的临床特点、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临床特点:典型川崎病52例(88.14%),不典型川崎病7例(11.86%),男女之比为1.7:1,出现冠脉损害15例(25.42%),其中一过性冠脉扩张13例(22.03%),冠状动脉瘤形成2例(3.39%),合并非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7例,包括下呼吸道感染25例(42.37%),肝功能损害30例(50.85%),泌尿系损害4例(6.78%).(2)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 (1)KD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男多于女;(2)KD冠脉并发症多以一过性冠脉扩张为主;(3)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及预后好;(4)对丙种球蛋白耐药者加用甲强龙冲击疗效好.

  • 170例儿童川崎病临床分析

    作者:严晓华;高娜;周南

    目的 探讨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川崎病的17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特点:170例KD患儿中典型KD占77.1%(131/170例),不完全KD占22.9% (39/170例).典型KD男女之比为1.86:1,不完全KD为1.19:1.合并冠状动脉损害46例(27.1%,46/170例),其中冠脉扩张38例(22.4%,38/170例),冠脉瘤6例(3.5%,6/170例),巨大冠脉瘤2例(1.1%,2/170例).血液系统受累161例(94.7%,161/170例),消化系统受累98例(57.6%,98/170例),呼吸系统受累78例(45.9%,78/170例),泌尿系统受累40例(23.5%,40/170例),关节肿痛5例(2.9%,5/170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3例(1.8%,3/170例).结论 (1) KD好发年龄为<5岁,男孩多见于女孩;(2) KD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KD冠脉扩张多以一过性扩张为主,除心血管并发症外,其他系统损害应引起重视,以便早期识别;(3)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预后好,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KD采用甲泼尼松龙冲击疗效好;(4)从总体随访情况看,年龄越小,依从性越强,越容易坚持定期复诊.

  • 儿童川崎病患者血浆和肽素,IL-17A,TNF-α检测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严晓华;白涛敏;马娟;贺望;高娜;周南

    目的 探讨血浆和肽素,IL-17A及TNF-α在儿童川崎病冠脉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川崎病冠脉病变患儿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2.5岁),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岁)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和肽素、白介素17A(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结果 ①川崎病冠脉病变组血浆中的和肽素(21.09±2.72 pmol/L),IL-17A(21.20±2.35 pg/ml), TNF-α(50.84±5.81 pg/ml)含量均高于对照组(18.45±2.96 pmol/L,18.80±2.20 pg/ml,45.24±6.15 pg/ml),t=6.13, 8.586,7.278,均P<0.01.②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和肽素预测川崎病冠脉病变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75.0%;IL-17A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79.2%;TNF-α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73.6 %.结论 川崎病冠脉病变患儿急性期血浆和肽素,IL-17A和TNF-α水平均升高,三者联合可以预测川崎病患儿冠脉病变的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