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教育论文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凸显及其路径探析

时间:2014-05-30 10:19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一、通识教育国内外研究比较
 
  1.国外研究进展:通识教育是美国本土化创新的教育思想。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源头是欧洲的自由(博雅)教育(1iberal education)。最早提出自由教育的是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对自由人进行的教育;其二,是指有关自由知识的教育。自由教育通过“七艺”教育来实现的,即语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这些“自由学科”(1iberal arts),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自由教育成为西欧高等教育的基础。这一时期的大学都设有“艺学院”或“广学院”。所有的学生首先都要进入“艺学院”,接受“七艺”的教育,然后再进入专业领域(医学、法学、神学等)学习。
 
  德国大学自洪堡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后,对大学教学内容进行了第一次变革。随后,美国“赠地学院”建立,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进入高等教育,不少学者主张大学应放弃古典学科,着重讲授实用学科。面对社会质疑,耶鲁大学发表了《耶鲁报告》(1828)],报告重新“肯定了自由教育和传统人文课程的价值,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不是造就某一行业的专家,而是培养领导群伦的通才;大学教育必须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
 
  1829年,美国帕卡德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理念。
 
  移植西欧高等教育的美国从19世纪开始进行高等教育转型,即从“学院时代”转向“大学时代”,以哈佛委员会(1945)编著《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为标志,完成了从尊崇古典学术为核心的“自由知识”教育向以尊崇近代科学为核心的“文理教育”的转型,“文理教育+专业教育”成为新的高等教育的主要构架,文理教育则是“通识教育”的直接源头,是美国本科教育的精华所在,也是美国本土化创新的教育思想。
 
  2.国内研究进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不够,“本土化”
 
  实践缺乏深入研究。1952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全面的院系调整。但是,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积极关注和探索。为了摆脱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1978年,我国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仿效美国大学,试行学分制,开设了一些选修课,开始了对通识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陈卫平与刘梅龄(1987)在《高等教育研究》上发表《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一文,标志着我国对通识教育的研究拉开序幕。
 
  1995年,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研讨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交流了工作经验,在全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讨论;199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促进了高教界对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2002年,教育部举行了“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暨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风格学术研讨会”;《开放时代>2004年l1月推出了“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主题论坛;《复旦教育论坛》
 
  2006年第1期开设“通识教育”专栏;《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3期推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研究专题。纵观这些年通识教育的实践,我国通识教育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高校管理者对通识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落实不力;二是因为我国的通识教育大都是借鉴我国港台地区以及美国的经验模式,普遍存在通识教育“本土化”实践缺乏深入研究问题。
 
  二、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通识教育理念
 
  1.中国古代通识教育理念。哲学家普遍认为,人有两种生命:一是自然生命,二是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自然,人的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可见,教育的本质在于赋予人以文化生命、引领人的灵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做人”和“做事”。“做人”是基础,“做人”就是做一个“平安人”,“平”是人体内部平衡、协调,即人的身体、心理的平协,也是儒家教育思想所要求的“士”、“君子”、“大丈夫”、“圣人”,是人体内平协的人格要求。“安”是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人与人、环境之问的平衡、协调、和谐,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做人”就是对人身内外的平衡、协调、和谐的教育。《中庸》高度概括了“做人”和“做事”的人生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儒家早期教育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便包含今日所说的德、智、体、美的内容,也包含当今“文理教育+专业教育”、“做人和做事”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即“礼+乐+书+数=文理=做人,射+御=专业=做事” 。儒家经典《大学》一直被传承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理念导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是大人之学、博学也,乃当今通识教育意识也,其功能是“大道、明德、亲民、至善”,求证大道与明德的七个学问步骤是“知、止、定、静、安、虑、得”,修学问的八个标准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问之间的关系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
 
  可见,古人十分重视人的教育、为人处世的教育,注重博学多识、通权达变、融会贯通的培养方式,学生以修身为本,达到内明外用这个明德的境界,修学问的过程是多样的,成长是自然的,没有具体明确的功利性和使用性,注重个体潜质与思想的启蒙,从而“孕育”出真正的“全人”,而非车间里流水线生产的“专人”。
 
  2.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共同进行的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的教育,是对人的生活、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必要的明明德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与态度、学问求证步骤。明明德知识体系主要是人格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和哲学思想。学习方法与态度是指导、启发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智力技能学习、态度学习、自主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和“好学、博学、活学”的学习态度。学问求证步骤是用“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学问层次去实证。注重思想知识体系介绍,方法、态度的引导启发,求证步骤的指引。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襟,真诚、正直、明明德的修养,懂得求学问的方法、态度和步骤,成为一个有强壮体魄、健全人格、深厚人文、豁达心态、宽广胸襟、强烈责任感、宽厚知识、广阔视野、欣赏鉴别、批判思维、自强不息、明明德的优秀公民,一个完全、完整的人才。
 
  三、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人的培养就是实施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和修养的培养,达到内明外用的宗旨,做一个诚信正直、举止儒雅、视野开阔的有人格修养之人。但现实社会几乎是“心被物转”的时代,教育成为获取功利的手段,太过实用主义,而不是完善自我的途径。正如李培根校长所说:“外面的世界太功利,学校的氛围太浮躁;虚拟的世界太精彩,科学的精神太冷漠”,如果再不注重使“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贯穿于人才的培养之中,势必使我们甘心永为物的奴役,最后使心物之间的矛盾加剧。
 
  2.知识经济社会迫切呼唤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不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道德、审美、价值、思想和信念等方面进行教养、陶冶,那么,培养的将是片面发展的人、人格分离的人,即使将来的职业能带来荣耀、煊赫,但人做不好,做人不成功,那就免谈其他了,所以教育要注重人道、人伦共性的培养,对人性、人格、社会责任、自强不息等共性才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社会、民族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通识教育是幸福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做人”,做一个“平安人”的教育,平安就是福。苏霍姆林斯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可见,教育需要幸福,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一生追求,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而通识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修身”,体验“有漏皆苦”,培养“心随雁飞灭”那种知足常乐、豁达、达观的心态;通过适当课程的教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与自己的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4.通识教育是自我超越的教育。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虽然功利性、使用性、市场需要性的考虑本无可厚非,但作为大学生仅在这个层面上将其当作终极目标,那么,仰望星空的大师辈出,难矣!通识教育不是一种功利性、实用性的教育,不是让你去找一个具体工作,而是让你在自我超越中感受幸福,让你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中去。
 
  四、在大学教育中凸显通识教育的路径
 
  1.进一步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加强通识教育的制度建设。尽管通识教育由来已久,但关于通识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功能还远未认识到位,这直接关系到通识教育能否取得成功。因此,笔者认为,要推动通识教育向纵深发展,学校领导班子要带头转变既有观念,克服惯性思维,充分认识通识教育对学习未来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通识教育思想大讨论,发挥认识对通识教育实践的导向作用,消除广大教育管理者和师生的观念误区,逐渐增强广大师生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和学校通识教育的浓厚氛围,有效调动学校各方面参与通识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校风和学风,推进学校通识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抓好通识教育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建设,是推动通识教育健康发展的法制保障。仅靠学校发动通识教育讨论,师生的原发热情和良好动机是无法维持长久,并高质量完成的。纵观发达国家完善的教育法规制度,就足以领会“法规制度”对规范与引导一个通识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通识教育的制度建设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向纵深改革的重要工作,积极参与、支持,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
 
  2.加大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的过程管理。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生存状态,关系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通识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随着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的实现,高校的办学经费已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关键是做好资金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为此,高校须优化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新增经费用于教育教学需要,尤其是通识教育,支持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通识教研活动、通识研讨会议,为通识教育改革、通识教育质量提供资金保障。
 
  加强教育的过程管理,首先,学校领导要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管理。学校领导要把主要精力、心思和智慧投入学校管理工作、人才培养、教育质量提高上,为全校教职员工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全力的支持和全方位服务。其次,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通识教育选课的指导性管理。为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做好课程的宣传、推广活动,让学生知道课程的基本情况,如教学目的、课程目标、课程安排、教师简介、是否需要相关基础知识等,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程选择。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变革。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有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是通识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根本。首先,逐步建设结构合理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具体方法是内培外引。其次,保障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报酬的不断提升,心理满足程度不断提高。具体办法是从制度上保障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收益最大,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再次,成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整合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加强二者的有机结合。最后,要求知名教授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凸显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科研以及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4.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提升通识教育的质量。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顶层设计、充分论证,要避免千校一面、千篇一律,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这需要有一个一致性的逻辑作为指导思想,需要明确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或初等、高等整体教育。就大学通识教育而言,课程体系有两种理论上的设计方案:一是一步到位,完全实行通识教育安排;二是充分利用目前有限的“通选课”学分,有重点地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公选课、艺术和体育公选课进行整合。核心课程旨在为各专业学生提供生活、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知识与能力,即“平安人”教育。各学校可参考国内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而定。
 
  本文是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