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特色大学文化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13-05-28 09:31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特色大学文化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特色大学文化在现代大学发展中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大学文化则是大学的血脉,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特色大学文化是现代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在现代大学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色大学文化是凝练大学核心价值的根本前提。核心价值是一个组织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不可替代的最核心、最基本、最持久的价值观念。大学的核心价值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被广大师生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师生中具有强大的导向性、吸引力和凝聚力。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未来发展。凝练出独具特色、影响恒久的大学核心价值,形成朴实厚重、丰富多彩的特色大学文化是一个学校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特色大学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引领着学校发展的方向。特色大学文化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特色大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和进步中积淀、升华而成的,是学校的精神脊梁,是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特色大学文化是大学文化之本,其影响力持久而深远,一个学校如若缺乏厚重的特色文化积淀,是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培育出一流的成果的。大学的发展需要文化来领航,大学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科学发展更需要全体师生对美好愿景的不懈追求。特色大学文化正是激励全体师生不断开拓进取、鼓舞着全体师生不断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特色大学文化是培育校园文明风尚的引路航标。大学之大,不仅要有大师、大楼,而且还要有“大气”。所谓“大气”,就是要有给师生以巨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特色大学文化,它是全体师生员工引以为荣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寄托。大学文化是根,特色文化是魂。优秀而又有特色的大学文化,能让师生得到强烈的身心感染和深刻的情感熏陶,能形成引领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新思路、新目标,能形成教师崇尚科学精神、学术道德,学生追求理想信念、博学勤奋的良好氛围,能培养出师生员工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文明新风,形成良好的校风、师风、学风。

  特色大学文化是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思想保障。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其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需要在大学期间培养,其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也要在大学期间养成。而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在大学校园打下扎实的基础。优秀的大学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特色大学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创造意识;可以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接受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将会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大别山道路精神”是安徽农业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魅力的特色大学文化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4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农、工、理、医、经、管、文、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帮助“贫困地区人民首先摆脱贫困,进而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商品生产,赶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前身)积极响应中央和国家号召,派出200多名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带着“我为老区人民做点事”

  的使命感,走进大山深处,深入田问地头,走村串户,调查研究,传授科技,指导生产,开辟了安农人走“大别山道路”的先河。近30年来,几代安农人从最初单纯的大别山区科技扶贫逐步走出一条面向“三农”、面向安徽的科教兴农、科教兴皖、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别山道路”,涌现出了以宛志沪、徐云鹃、胡承霖、李增智、宛晓春等一大批“大别山道路”的践行者,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铸就了自己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 — “大别山道路精神”。

  2009年,安徽农业大学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坚持走“大别山道路”,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安徽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实现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作为安徽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学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农业大学、怎样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业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认清形势,科学定位,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大别山道路”,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不断拓展、延伸和提升“大别山道路精神”。“大别山道路”是一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的兴农之路、兴皖之路,是一条兴教之路、兴校之路。其精神实质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彰显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完善人才的培养方式,不断探索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大别山道路精神”已经积淀成为安徽农业大学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农大人立足安徽、扎根基层,为“三农”事业服务。

  2009年,安徽省委宣传部将学校坚持走“大别山道路”、服务新农村建设25年的经验作为全省重大典型,并组织中央驻皖及全省主流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2012年,安徽省省长李斌同志又作出重要批示:安农大深人大别山老区,开展支农强农兴教活动,真心实意为老区农民致富服务的经验应推广并表彰。6月,省委宣传部再次组织全省主流媒体对学校不断拓展“大别山道路”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弘扬“大别山道路精神”,就是要求全体师生耐住寂寞、淡泊名利、敢于奉献、坚守执着,永葆“服务‘三农’、献身‘三农”’的政治本色;就是要求全体师生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奋力拼搏,恪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全体师生敢于担当、勇于实践、推陈出新、奋发作为,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

  “大别山道路精神”是几代安农人用智慧和汗水培育的精神之花。她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又体现了安农人特有的时代特质,是新时期安农人的“长征”精神。“大别山道路”是安农人服务“三农”的宣言书,是播撒科技兴农火种的“播种机”,是宣讲“三农”政策和科学知识的“宣传队”。“大别山道路精神”作为安徽农业大学特色大学文化,在学校的发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学校事业积极、健康、稳定、和谐地向前发展。

  三、必须弘扬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核心的特色大学文化。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大别山道路精神”是安徽农业大学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必须大力弘扬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核心的特色大学文化,对于推动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首先,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弘扬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核心的特色大学文化。面对现代农业对人才、技术的需求,以农科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必须坚持打好“农”字牌、做好“三农”文章。安徽农业大学坚持以学科为依托,以教学为基础,以人才为关键,以团队为核心,加强优势资源的聚集互动,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学校实现内涵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科技部批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为农业部和安徽省“省部共建”高校,正式启动了“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基地”建设。秉承坚持走“大别山道路”的办学特色,学校已经建成了国家、省部、学校三级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  果相继获得,农业科研团队为安徽经济社会和“三农”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胡承霖教授作为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的最先倡导者,“十一五”期间使全省小麦累计增产近8O亿斤,获得了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

  学校在走“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人物、优秀团队。他们事迹不同,领域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始终坚持以为“三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己任,把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守得清平,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正如时任安徽省省长王三运为学校80周年校庆时题词:“论文写在田野山林,人才植根江淮大地。”这正是广大安农人30多年执着坚守的真实写照。“大别山道路”是安农人选择并坚持的正确道路,“大别山道路精神”是不断积淀、不断传承下来的安农精神的精华,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精神源泉。

  第二,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必须弘扬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核心的特色大学文化。科技开发大别山,不仅为大别山区的产业开发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而且为安徽农业大学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校实现特色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生物学科快速发展,森林保护学、茶学等优势特色学科不断加强,一大批与安徽农业主导产业和比较优势密切相关的学科如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环境工程、动物遗传育种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不仅促进了传统农林学科的改造、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人才质量的提高,而且使学校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范围内提升了办学层次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从在金寨开办全国第一个全日制县属农业专科班,到“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创新农村高等人才培养模式;从几十位教授帮助大别山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到几百名专家、几万名学生奔走江淮大地服务“三农”事业;从协助有关部门和市县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到校市联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从胡承霖小麦高产攻关,到安徽水稻、玉米等粮食全面丰产工程。安农人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不动摇,不断拓展着“大别山道路”。“办什么样的农业大学”,“怎样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业大学”,必须瞄准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弘扬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在已有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快速、良性发展。

  第三,学校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弘扬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核心的特色大学文化。胡锦涛同志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高校实现创新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则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必须是具备较高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安徽农业大学从“三农”发展实际出发,逐步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顶天”、“立地”的基本原则,注重“接地气”,既培养高层次的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又培养能吃苦的基层科技推广人才;既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人才,又培养扎根基层会经营的实用人才;既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又培养敢于创业的人才。

  新世纪以来十几年,安徽农业大学已为安徽省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比较优势的发挥,提供了数以千计的科技成果和数以万计的人才支持。一批又一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毕业生也不断涌现。比如,有自主创办民营科研机构的刘坤,为家乡人民提供技术支持,累计为当地农民增收2亿多元;有基层“村官”时全,带领当地农民致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曾以“心向农村天地宽”为题,报道他的事迹;有首创新鲜无公害标准蔬菜直送社区新模式的毛凤昌,他为社区居民送去了健康、送去了方便,也送去了放心,等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大别山道路”精神正是广大安农人不断寻求创新发展的力量之源。

  第四,学校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弘扬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核心的特色大学文化。事物的发展在于相互之间的求同存异、协调共进。学校的发展必须彰显特色,而特色发展离不开学校外寻合作、内求和谐的制度保证。安徽农业大学在坚持走“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中,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激励政策,创造了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  以及学校内部和谐竞争机制,为实现学校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学校先后与省内2O多个市(县、区)签订了新农村建设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与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省科技厅、省农委、省农科院等多家单位,整合部门优势资源,建立了农科教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学校积极推进校内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在科技推广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政策上倾斜,积极推动教师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专家服务团围绕相关县、市、乡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开展联合攻关、综合服务。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是广大安农人的神圣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农人将坚守着“大别山道路精神”这一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不断坚持、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为实现安徽“三个强省”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