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360期刊网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探析

时间:2013-04-19 09:48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本文是一篇来自《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论文,是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探析,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

  (一)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到:幼儿在园人数将从2009年的2 638万,上升到2015年的3 400万,再到2020年的4 000万,预计增长1.5倍以上。从这个数字中可以看到,随着幼儿人园率的逐年增加,学前教育事业对教师需求量也必然会出现相应的增大,也就是说,在未来的近十年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必定受到更高的重视,师资的培养规模会迅速扩大。但在满足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除了扩大师资培养规模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内容就是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宜幼儿园等托幼机构人才需求的毕业生。这就为从事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各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纲要》第三章“学前教育”中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这些内容不仅明确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更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职业化的要求,即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目前,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虽然比较宽泛,但从近几年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多数还是选择了幼儿园等托幼机构。因此,通过加强学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满足和快速适应实际工作需求的毕业生是对各高师院校提出的又一个新的课题。

  (二)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措施据笔者在与本市多家幼儿园管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中了解到,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在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职业化特质,极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选择,充分显现了学前教师教育的实践价值取向。201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对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重点阐述:“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支持建立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长期稳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习基地。高校和中小学要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师范生实习指导教师。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农村中小学,引导和教育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服务农村教育。”由此可见,实践价值取向引导下的学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要措施。

  收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体系和校外实训体系两部分的建设。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校内实训体系建设在数量、规模及种类等方面均不足在幼儿园等托幼机构,教师们需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提出的任务与要求,对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最基本的技能包括说、弹、唱、跳、画、表演以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教学法”等等。

  在学生正式步人工作岗位之前,以上提到的各种技能必须在院校内得到学习和训练。但目前,一些院校内的实训体系建设不容乐观,有的尚未围绕专业技能的实训需要建立系统化的实训室,而且从数量、规模及种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足。比如,多数院校为开展艺术类教学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实训场所,但缺乏在培养教学技能、游戏指导技能、环境创设技能、科研技能、婴幼儿照顾技能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等方面相应的实训室或功能室,这就为学前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产生诸多的就业不适应现象。

  (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在等级、地域及特色等方面缺乏全面性随着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基地的数量基本能满足本校学生见习和实习的需要。但在实践基地建设的等级、地域及特色等方面还缺乏全面性,不能满足不同实践教学目标的需求。首先,多数师范院校会选择本地区比较好的一些幼儿园及托幼机构,如规范的管理,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行为以及适宜的环境创设等等。这种现象不利于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状况,不利于对学生择业的指导。其次,为了方便学生的见实习,确定的实践基地多数会集中在同一城区,不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背景下的托幼机构的状况及儿童的发展。再次,在实践基地建设上,缺乏对特色园所的选择,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0~3岁的婴儿看护技能、某一领域突出的教育技能、教科研能力、园本课程开发能力等。种种的不利都是由于实践基地建设中出现同质化现象的结果,大大削减了校外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优势互补作用。

  (三)校内外基地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及方法上缺乏一致性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发现,幼儿园对校内实训体系不了解,对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及专业技能水平不掌握,很难为实践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多数院校单方面请求幼儿园等实践基地接受学生的见实习,使得接待学生的实践基地无论是各方面工作,还是指导者都没有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得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实践教学时常出现盲目、无序状态,不但不能给幼儿园带来“利益”,而且还干扰了幼儿园的正常工作管理和教学,不能有效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有时,甚至出现学生的见实习活动被一些托幼机构所拒绝的状况。

  三、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措施《纲要》第七章“高等教育”中第十九条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对各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如“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针对现阶段学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投入,科学完善校内实训体系1.专款专项,优先发展根据《纲要》阐述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将会再次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各高师院校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把握好特殊时期的办学方向和工作重点,尤其是在经费投人上要给予优先发展的支持,不断健全和完善校内实训体系,满足学前教师教育的特殊需求,确保不断扩大的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2.合理规划,统筹建设要深入研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并以此合理规划资金的投入,统筹安排校内实训体系的建设工作。从学前教师教育的整体需求出发,一个设置相对科学,功能较为全备的校内实训体系应当包括:可以满足学生说、弹、唱、跳、画、表演等技能技巧方面的实训功能室;可以满足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观察研究教师或儿童行为表现、教科研研讨等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场所;可以满足学生接触和选修更多的学前教育理论和知识的实训室,如蒙台梭利教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婴儿看护技能培训室、奥尔夫音乐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等。

  (二)精心选择,合理构建多元化的校外实践基地体系1.多元选择,丰富课程针对校外实践基地功能同质化的现象,师范院校需要对现有的校外实践基地在等级、地域及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定位,并根据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根据已确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功能结构,合理增建与现有实践基地具有功能互补作用的新的校外实践基地,形成具有等级不同、城乡地域不同、办园特色不同等差异的多元化校外实践基地体系,满足院校不断完善的实践课程。

  2.分类选择,优化资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市级一级一类(二类)幼儿园等不同等级的托幼机构在园所管理、办园条件、设备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办园特色等方面都有其宝贵的资源,各高师院校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学生数量等方面精心选择实践基地,使各实践基地的优势资源在满足学生实践课程的同时,发挥更大的、独特的作用。

  (三)有效沟通,不断改进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合作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确立一体化、优势互补等建设目标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师范院校与托幼机构是否能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一体化”和“优势互补”的建设目标必须做到有效沟通:

  1.合理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幼儿园和院校之间可以通过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等做到彼此间的及时、准确地了解,促进园、校指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2.充分利用好幼儿园及托幼机构的实践平台。高师院校要吸纳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的相关人员参与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实践课程的时间、内容及形式等,并明确以幼儿园教师评价为主体的见实习实训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完成实践课程的同时获得工作的实际体验。

  3.充分发挥幼儿园、高师院校不同的资源优势,主动为对方提供促进发展的服务,如托幼机构邀请院校师生参加观摩教学,参与策划、准备和组织庆典及节日等特殊活动;院校专业教师为托幼机构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指导托幼机构的教师开展教育评价、教育科学研究,共享科研成果,等等。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