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耳穴贴压对儿童异常瞬目的疗效及对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作者:冯彩霞;张静慧;卢丙辰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儿童异常瞬目的疗效及对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影响.方法:将异常瞬目症患儿123例(246眼)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124眼)和对照组61例(122眼).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耳穴取眼、屏间前、屏间后、肝、脾、胃,连续贴压6 d,间隔1 d,7 d为一疗程,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片,每天1片,玻璃酸钠眼液和妥布霉素眼液交替点眼,每天3次,7d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对照组单用与观察相同的西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眨眼频率评分和BUT,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眨眼频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眨眼频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对照组122眼中,<10 s者51眼(41.8%),≥10 s者71眼(58.2%);观察组124眼中,<10 s者13眼(10.5%),≥10 s者111眼(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观察组有效率为91.9%(114/1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80/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异常瞬目症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可不同程度缩短BUT,提示泪膜稳定性降低是导致频繁瞬目的主要病因之一,可将BUT检测作为检验的标准.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爱慧;商卫卫;宋婧婧;郭娟

    目的 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山东省聊城市脑科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96例(192只眼)视频终端性异常瞬目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1例(122只眼),女性35例(70只眼).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79±1.82)岁.病程3~45 d,平均病程(9.80±5.09)d.全部初诊患儿均行常规的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及散瞳电脑验光检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96只眼),对照组48例(96只眼).观察组患儿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对照组患儿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均为1滴/次,3次/d,连续20 d.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平均瞬目次数、症状积分及药物安全性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症状积分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治疗疗效按照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分为四个等级,用例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两组用药安全性评价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积分为(4.02±2.18)分,对照组患儿的症状积分为(4.10±2.04)分,将两组患儿的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86,P1>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积分为(0.38±0.64)分,对照组患儿的症状积分为(1.73±1.09)分,将两组患儿的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00,P1<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48,P2<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1,P2<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愈35例(70只眼),显效7例(14只眼),有效2例(4只眼),无效4例(8只眼),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儿治愈17例(34只眼),显效12例(24只眼),有效6例(12只眼),无效13例(26只眼),总有效率为60.42%.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30,P<0.05).在观察组中有1例(2只眼)患儿滴药后出现轻度眼部刺痛感,在对照组中有2例(4只眼)患儿出现轻度刺痛或烧灼感,安全性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有效缓解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的症状和体征,安全方便,患者通过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但尚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研究并观察其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

  • 儿童异常瞬目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陶松丽

    异常瞬目症是指没有明显眼病却带有间歇性频繁眨眼动作的病症,其高友群主要集中在儿童.本文对儿童异常瞬目症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以及国内外对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 儿童异常瞬目症与血铅水平相关分析

    作者:杜芬;罗俊;龙琦;肖志刚;陶利娟

    目的:了解异常瞬目症儿童其血铅水平是否存在异常。
      方法:以“频繁眨眼”为主诉,诊断为异常瞬目征患儿为试验组。常规行视力、屈光学、裂隙灯、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完善血铅及微量元素检查;对照组为同时期内在我院儿童保健科以“健康查体”为主诉的患儿,且除外血铅浓度结果、其他体查结果均为正常的儿童。并按性别分为男童组及女童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血铅浓度的变化。
      结果:试验组共371例,男295例,女76例,平均年龄为男6.56±2.41岁,女6.08±2.82岁。对照组共300例,男186例,女114例,平均年龄为男6.99±3.01岁,女6.56±2.80岁。试验组中男童平均血铅浓度为63.82±24.56μg/L,正常组中男童平均血铅浓度为53.98±15.42μg/L。试验组与正常组男童的血铅浓度比较,血铅浓度偏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16.96,P<0.01)。试验组中女童平均血铅浓度为56.96±16.69μg/L,正常组中女童平均血铅浓度为48.18±12.35μg/L。试验组与正常组女童的血铅浓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56)。正常组<3岁组平均血铅浓度为48.73±11.67μg/L,3~6岁组平均血铅浓度为51.39±14.87μg/L,>6岁组平均血铅浓度为52.98±14.45μg/L。试验组儿童3岁以下组平均血铅浓度为56.57±17.89μg/L,3~6岁组平均血铅浓度为59.92±18.46μg/L,6岁以上组平均血铅浓度为67.00±32.55μg/L。其中0~3岁儿童试验组与对照组血铅浓度无统计学差异(χ2=3.54,P=0.17)。3~6岁年龄组及>6岁年龄组试验与对照组血铅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2,P=0.008;χ2=19.22,P=0.000)。将血铅浓度按<50,≥50μg/L且≤100μg/L,>100μg/L分为3个梯度,患儿出现异常瞬目发病率的相对危险度 RR 分为0.65,1.22,10.11。
      结论:异常瞬目症患儿血铅浓度偏高,异常瞬目症发病率与血铅浓度成正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