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Dpd含量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爱红;徐培康;王洪复;朱国英

    目的:尿Dpd含量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意义探讨.方法:社区50-69岁绝经后妇女为绝经后组,24-39岁中青年女性为青年组,分析Dpd的年龄变化及与骨密度值的相关关系,并用ROC分析系统,探讨Dpd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及不同诊断阈值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绝经后妇女的Dpd值明显高于中青年女性,Dpd值随年龄增加呈明显增高的趋势.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症妇女的Dpd值明显高于绝经后健康妇女(P<0.05),Dpd值与BMI值呈明显的负相关.ROC分析系统表明,Dpd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曲线下面积达81.68%)明显优于BGP(曲线下面积为47.69%).如以Dpd=7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阈值,则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53.3%.结论:用Dpd值来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危险性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