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i-Mo合金氘化物热解吸过程研究

    作者:王伟伟;龙兴贵;黄刚

    采用非零初压热解吸法研究了不同钼含量的钛钼合金TiMox(x=0.03、0.13、0.25、0.50、1.00,Mo与Ti原子数之比)氘化物的热解吸动力学,测试了氘解吸量与解吸时问的关系,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得到了其热解吸速率常数kd和热解吸表观活化能Ed;并与氕化物的热解吸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x=0.03时,合金氕化物Ed小于氘合金化物Ed,与钛放氢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一致;x=0.13,0.25时,氕化物Ed大于氘化物Ed;x=0.50、1.00时,氕化物与氘化物的Ed差别不大.通过初始解吸时合金中氕、氘含量的比较,结合室温下合金吸氕、氘量及物相结构,对合金放氢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的本质进行了探讨.

  • 氢/氘化钛热解吸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作者:黄刚;曹小华;龙兴贵;杨本福;刘文科

    在高真空金属系统上测定了氢化钛和氘化钛在恒容体系中、350~550 ℃温度下热解吸氢和氘的P-t曲线;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计算了各自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得到氢化钛和氘化钛热解吸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7.1±0.4和42.3±1.9 kJ/mol.氘化钛热解吸氘的表观活化能高于氢化钛热解吸氢的表观活化能,表现出显著的热解吸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表明氘化钛热解吸时需要更高的初始能量;同时也说明氘化钛在相同条件下比氢化钛更稳定.

  • 钛吸氕、氘和氚的热力学同位素效应

    作者:黄刚;曹小华;龙兴贵;杨本福;刘文科

    在金属氢化物热力学及动力学测试系统上测定了钛吸收氕、氘和氚单质气体的压力-组成等温线(p-c-T曲线),并根据范德荷夫方程得到了钛吸收氕、氘和氚形成不同物相时的热力学参数ΔH0和ΔS0.实验证明,钛吸收氕、氘和氚单质气体时有显著的热力学同位素效应,在相同温度、相同原子比下,吸气平衡压力从低到高依次是氕、氘和氚,但其反应焓变和熵变从小到大依次是氚、氘和氕.

  • LaNi4.25Al0.75吸氕、氘、氚热力学同位素效应

    作者:梁斌斌;赵崴巍;何长水;阙骥;杨洪广

    采用自制的全金属氢化物吸放氢实验装置,恒温等容条件下测定LaNi4.25 Al0.75材料吸氕、氘、氚单质气体的压力-组成等温线(P-C-T曲线),并根据Van’t Hoff (范特霍夫)方程得到LaNi4.25 Al0.75吸氕、氘、氚形成氢化物相的热力学参数焓变ΔH分别为:-44.5、-45.0、-47.1 kJ? mol-1,熵变ΔS分别为:-118.0、-121.8、-127.5 J?mol-1?K -1。结果表明:LaNi4.25 Al0.75材料吸收氕、氘、氚单质气体,在温度较低时,同位素效应不明显;温度高于100℃时,热力学同位素效应显著。相同温度、吸气容量条件下,吸气平衡压力从低到高依次是氕、氘和氚,其反应焓变和熵变从小到大依次是氚、氘和氕。结果表明,LaNiAl合金吸氢的热力学同位素效应依赖于温度的变化。

  • 12C18O和13C16O分子X1∑+基态的完全振动能谱和同位素位移

    作者:刘杰超;马永健;窦亮

    采用双原子分子及离子体系的完全振动能谱和精确振动光谱常数的代数方法(Algebraic Method),根据实验所得的一组精确的12C16O分子X1∑+基态低振动能级计算出其精确振动光谱常数和完伞振动能谱;并结合Herzberg的同位素效应理论得出实验上缺乏的12C18O和13C16O分子X1∑+基态的各项光谱常数,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同位索位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