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动意向形成、执行与抑制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作者:余伟雄;周曙;胡细灰;吴燕;朱敏真

    目的 探讨运动意向的形成、执行和抑制过程的神经相关.方法 记录14名在校大学生在完成意向准备与执行两阶段任务时的19通道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和行为反应.首先在意向准备阶段呈现"做什么"(what)线索,分为3类:(1)指令性或(2)自由性意向准备左手或右手按键反应,(3)对照情形无须意向准备.随后在意向执行阶段旱现"是否做"(whether)线索,受试者将(1)强制性或(2)自主性执行或放弃先前的运动意向.结果 平均反应时的"做什么"和"是否做"交互效应显著(F(2,26)=8.262,P=0.002).其中,指令意向条件下的强制反应[(466.60±106.38)ms]显著快于自主反应[(545.35±147.06)ms],自由意向条件下的强制反应[(538.71±127.39)ms]与自主反应[(561.44±146.51)ms]无显著差异,无意向准备(对照)条件下的强制反应[(533.80±81.71)ms]快于自主反应[(589.75±140.81)ms].在意向形成阶段,自由性和指令性的ERP效应主要出现在双额部(150~200ms)、广泛额顶部和右侧颞区(300~700 ms).在意向执行阶段,自主执行与自主抑制的ERP效应出现在左前额及额顶中央区(160~220 ms),右前额顶区(300~550 ms).结论 自由性运动意向产生于前额部,运动意向在额顶网络维持.早期的意向抑制涉及左前额及额顶中央区,而右额顶区与晚期的反应抑制相关.

  • 小自我中的施动感

    作者:田昊月;李力红;徐喆;李飞;金丹;安灿翎

    施动感作为小自我中的重要成分,指个体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的体验.根据所处意识水平的不同,现有研究中多将施动感区分为无意识层面的施动体验和意识层面的施动判断,研究者分别通过内隐和外显的不同研究范式探究这两种成分的作用机制及相互联系.比较器模型、浅表性心因理论和整合理论是当前该领域的核心理论,其中整合理论得到了近年来较多研究的支持.目前的研究在施动感异常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未来应进一步关注社会情景中施动感的变化、施动感的发展、跨通道的施动感研究,施动感与拥有感的关系,以及施动感的脑机制问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