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中有关白首乌内容的商榷

    作者:吴群;徐凌川

    白首乌为传统的抗衰老中药,始见于唐元和七年即公元813年李翱所著的<何首乌录>,盛行于宋、明并沿用至今.<本草纲目>中收录以何首乌为主要补益方,常按赤白各半的原则配伍.如七宝美髯丹:"用赤、白何首乌各一斤……";首乌丸:"……只用赤白何首乌各半斤".明代李中梓也指出:"白者入气,赤者入血,赤白合用,气血交培".经本草考证,白首乌主要来源为萝科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耳叶牛皮消(C.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和隔山消[C.wilfordii(Maxim.)Hemsl]的块根[1],具有养血益肝、固肾益精、乌须黑发和延年益寿的功效.近年来,有关白首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文献不断报道[2~4].实验证明:白首乌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前景的中药.其中,戟叶牛皮消即泰山白首乌(C.b)无毒、无不良反应,营养丰富,滋补而不滞腻,既是一种宝贵的药物资源,又是一种极好的功能食品资源.<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以下简称<省标>)中收载了白首乌[5],弥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没有该品种的缺憾,对于开发我省的地产药材、特产药材、优势药材乃至推动我省培植中药经济新的增长点均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标>中明确了泰山白首乌(C.b)是正品,且收录了仅此一种,我省著名老中医刘惠民就曾用之治疗老年病、心脏病收到良好效果,中医界认为其补虚作用强于何首乌[6],应当合理开发利用.但<省标>中白首乌的性状、鉴别项下的有关其成分的内容及白首乌药材标准起草说明的内容,笔者认为几处地方值得商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