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掺伪方法及其鉴别

    作者:吕云清;田庆珂;王海峰

    多年来,在对购入的中药材验收入库时,查验出一些伪劣、混淆品司空见惯,如以水栀子充栀子,佛手瓜充佛手,聚花过路黄充金钱草,水半夏充半夏,河北枸杞充枸杞,绵枣儿充薤白,荆三棱混为三棱,节菖蒲混为石菖蒲,北豆根混为山豆根等.然而在近两年的验收工作中发现,如上所述的这类较明显、直接的伪劣药品已较少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隐蔽、更难以发现的方法即"掺伪".所谓"掺伪"就是在正品药材中掺入部分非药用部分,以增加药材重量或外观质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掺伪现象多见于贵重和紧俏药材,现将近几年发现的几种掺伪中药材介绍如下,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1 白矾泡全蝎 将全蝎浸泡于白矾的水溶液中,使其充分吸收后捞出,晾至全蝎表面干爽,内部七、八成干时包装出售.经这种方法加工的全蝎表面润泽光亮,手感重坠,折断腹部用手挤压,有时能见细小水珠.如欲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干燥,则速度较慢.长期贮存时因白矾中的结晶水风化逸出,造成全蝎大幅度减重,一般可达30~40%,同时全蝎表面析出白色粉末.购入这种全蝎除在经济上造成了较大损失外,更重要的是白矾改变了全蝎的药性,用后难以发挥其原有疗效,白矾中所含的铝离子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