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的建立和优化

    作者:宋东娟;童锦禄;冉志华;郑青

    背景:小肠类器官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好的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在国内建立并优化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小肠上皮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常规培养 L-WRN 细胞,收集含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的条件培养基。处死6~8周龄 C57BL/6小鼠,自末端回肠起取约15 cm 肠段,纵向剖开,EDTA 法分离、收集隐窝上皮,以基质胶包埋多聚化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 L-WRN 条件培养基,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出芽情况,待出芽达一定长度后,重新包埋传代培养。结果:与含20% FBS 的 L-WRN 条件培养基相比,含10% FBS 的条件培养基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条件培养基浓度为10%、15%、20%、25%、30%均可促使小肠类器官形成,15%条件培养基的出芽率高。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并发现15% L-WRN 条件培养基(含10% FBS)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出芽。

  • 转录组测序分析吲哚美辛对小鼠小肠类器官的影响

    作者:宋东娟;童锦禄;郑青;蔡晨雯;沈骏;赵笛;冉志华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对小鼠小肠类器官转录组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吲哚美辛对小肠类器官存活率的影响,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筛选吲哚美辛组与对照组小肠类器官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结果 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100,250,300,400,500 μM吲哚美辛作用于小鼠小肠类器官48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0.34%,70.17%,61.94%,54.38%,42.22%.250 μM吲哚美辛作用于小鼠小肠类器官24h、48 h、72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0.56%,70.17%,59.30%.GO富集分析发现在细胞组分分类上,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微体与过氧化物酶体(P<0.01),在分子功能组上,氧化还原活性、谷胱甘肽转移酶、羧酸结合是显著富集的类型(P<0.01),有机酸代谢过程、含氧酸代谢过程与羧酸代谢过程是显著富集的GO生物过程(P<0.01).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化学致癌作用、异源物质细胞色素P450代谢、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PPAR信号通路(P<0.01).结论 吲哚美辛以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小鼠小肠类器官的增殖.小肠类器官可能存在抗氧化应激作用抵御吲哚美辛引起的小肠损伤.逆转氧化应激有望成为非甾体抗炎药小肠损伤的治疗靶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