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癌患者在体胃裸区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谯时文;姜淮芜;黄勤

    目的:观察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在体胃裸区的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解剖间隙存在的通联.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9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共60例,根据术前螺旋CT诊断,分为胃裸区受到侵犯(A组)和未受到侵犯(B组)各30例,使用亚甲蓝和抗癌药物配制成的混合液作为染色剂,手术中切开胃结肠韧带、脾胃韧带后游离至胃裸区下界,轻提胃壁向胃裸区内注射染色剂,观察胃裸区与周围解剖间隙的通联关系,尤其是有与右侧相通联.分离切开胃裸区周围韧带,游离至食管下端,切去食管下端近肿瘤侧食管,显露出被着色的胃裸区平面,观察胃裸区形态及裸区内走形的血管、神经及其走向和分支、裸区内淋巴结的数目及淋巴液的流向.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周长和其长、宽.结果:(1)在体胃裸区出现率为100%,形态不规则,A组胃裸区大部分近似椭圆形、小部分形似长方形,周长为(17.86±3.58)cm、长(4.96±0.72)cm、宽(3.77±0.51)cm,面积为(13.15±2.25)cm2;B组胃裸区大部分形似长方形、小部分形似椭圆形,周长为(15.66±3.68)cm、长(4.91±0.92)cm、宽(3.02±0.49)cm,面积为(10.75±3.28)cm2;(2)两组患者胃裸区左右侧界均为胃、膈韧带左、右层,左侧与左肾周间隙相通、右侧封闭、上界与膈下腹膜外间隙相通,并通食管裂孔和膈血管间隙与纵隔相连、向下与肾旁前间隙相通联;(3)A、B两组胃裸区内有血管分布的占100%,其中只有胃左动静脉占13%,只有胃后动静脉分布的占60%,只有膈下动脉返支的占10%,有胃左动静脉和胃后动静脉分布的占9%,有胃后动静脉和膈下动脉返支的占5%,同时有胃左动静脉、胃后动静脉和膈下动脉返支的占3%;A、B两组胃裸区有淋巴结分布的占100%,出现的淋巴结均为胃左淋巴结,有1~3枚淋巴结的占82%,有3~5枚淋巴结的占15%,有5枚以上淋巴结的占3%;A、B两组胃裸区内有神经分布的占35%,仅有右侧迷走神经干经过的占33%,有右侧迷走神经干及其分支经过的占2%.结论:在体胃裸区的形态、内部结构与周围解剖间隙的通联存在差异,与是否受到周围疾病的侵犯有关.

  • 近端胃癌患者在体胃裸区55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淼;姜淮芜;谯时文

    目的:对经手术治疗的55胃癌患者的在体胃裸区进行解剖学观察,观察其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解剖间隙存在的通联.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近端胃癌患者共5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提示肿瘤侵犯胃裸区;所有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术中使用亚蓝和抗癌药物配制成的混合液作为染色剂,观察胃裸区形态及裸区内走形的血管、神经及其走向和分支、裸区内淋巴结的数目及淋巴液的流向.结果:1、在体胃裸区出现率为100%,形态不规则,受侵犯胃裸区大部分近似椭圆形、小部分形似长方形,周长为17.80±3.50、长4.95±0.85、宽3.75±0.50;面积为13.50±3.20cm2;2、胃裸区左右侧界为胃、膈韧带左、右层,左侧与左肾周间隙相通、右侧封闭、上界与膈下腹膜外间隙相通,并通食管裂孔和膈血管间隙与纵隔相联、向下与肾旁前间隙相通联;3、胃裸区内有血管分布的占100%,淋巴结分布的占100%,有神经分布的占35%.结论:通过对手术治疗的55胃癌患者的在体胃裸区进行解剖学观察,借以唤起普外科手术医师对此解剖结构的重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