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性猝死新的预测因子N末端B型利钠肽原

    作者:于红芳;刘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使心血管疾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尽管有这些进步,然而大部分突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都出现在医院外或急诊室内[1].由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虽经过努力心肺复苏后的存活率仍然不到5%[2].我国SCD的年发生率为0.04%,每年死于SCD的人数高达54.4万.大多数SCD事件归因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因此SCD的已知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相似,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等.目前使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症状进行SCD危险分层来识别高危人群,对大多数将发生SCD的患者没有预警作用.这些患者不但大多数没有LVEF降低的记录[ 3],而且超过一半的人没有临床上能观察到的SCD前心脏疾病表现[4,5].因此,为了更进一步控制SCD的发病率,我们需要在更广泛人群中进行SCD的预防.对于临床医生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手段和指标对SCD高危人群及早识别,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而血液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指标的检测,方便易行可在更大范围的相关人群中筛查,也可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包括SCD低危人群的生物特性,从而终改进对SCD风险的预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