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飞天蜈蚣七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崔大江;郅敏;聂丹丽

    目的:探讨应用飞天蜈蚣七抗肝纤维化时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飞天蜈蚣七组.正常组于实验开始时取胰腺,模型组和飞天蜈蚣七组则分别于造模后3周、6周取胰腺作胰岛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然后测定其培养上清液胰岛素含量.结果:3周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6周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为(53.8±3.1)mU/L,正常组为(24.5±2.5)mU/L,两组比较q=12.87,P<0.05;3、6周飞天蜈蚣七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与相应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意义.3周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6周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为(50.90±12.86)μU/mL,正常组为(34.87±5.16)μU/mL,两组比较q=11.08,P<0.01;3、6周飞天蜈蚣七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56.01±7.11)μU/mL和(141.43±39.01)μU/mL,均显著高于相应模型组,F值分别为65.80和12.66,P<0.01.结论:飞天蜈蚣七可增加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3、6周大鼠胰岛β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

  • 飞天蜈蚣七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大江;聂丹丽;郅敏;毛水龙

    目的:探讨飞天蜈蚣七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CCl4法复制肝纤维化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飞天蜈蚣七组(A组)、秋水仙碱组(B组)、模型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在第22、43天时,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行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第22天时,与D组、A组比较,C组血清HA、PC-Ⅲ升高,TGF-β1阳性表达较强(P<0.05),LN升高(P>0.05);第43天时,与D组比较,C组血清HA、LN、PC-Ⅲ明显降低,肝组织TGF-β1阳性表达明显减轻(P<0.05).结论:飞天蜈蚣七可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抑制肝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飞天蜈蚣七可作为抗肝纤维化的一种有效药物.

  • 飞天蜈蚣七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崔大江;郅敏;聂丹丽

    目的探讨应用飞天蜈蚣七抗肝纤维化时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飞天蜈蚣七组.正常组于实验开始时取胰腺,模型组和飞天蜈蚣七组则分别于造模后3周,6周取胰腺作胰岛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然后测定其培养上清液胰岛素含量.结果 3周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6周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为(53.8±3.1)mU/l,正常组为(24.5±2.5)mU/l,两组比较q=12.87,P<0.05;3周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6周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为(50.90±12.86)μU/ml,正常组为(34.87±5.16)μU/ml,两组比较q=11.08,P<0.01;3、6周飞天蜈蚣七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56.01±7.11)μU/ml和(141.43±39.01)μU/ml,均高于相应模型组,F值分别为65.80和12.66,P<0.01.结论飞天蜈蚣七可增加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3、6周大鼠胰岛β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