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穴位疗法配合自拟补气茶治疗协调性宫缩乏力的临床医药研究

    作者:房万霞;邵红侠;黄文学;车海珞

    目的探讨以中医穴位疗法结合自拟补气茶内服来治疗产程中出现的协调性宫缩乏力。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本院产科随机住院的宫缩乏力产妇14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63例,研究组采用补气茶联合中医穴位疗法(第一产程中选取太冲(双)、涌泉(双)、三阴交(双)采用清艾条对所选穴位施以雀啄灸,每穴3~5 min;第二产程选取三阴交(双)、昆仑穴、(双)针刺,加用电针,疏密波,强刺激;第三产程中,选取昆仑(双)、至阴穴电(双)针刺,加用电针,密波,连续波,强刺激)方法,对照组采用人工破膜、肌注安定、静滴催产素来加强宫缩疗法。观测①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产钳、剖宫产);②产程时间;③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自然分娩会阴裂伤、急产);④对疼痛反应进行评价。结果①分娩方式:研究组自然分娩、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产钳、剖宫产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产程时间:研究组产妇第一(t=5.97)、第二产程(t=7.31)及总产程(t=4.58)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③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χ2=31.21)、新生儿窒息(21.85)、胎儿宫内窘迫(31.21)、自然分娩会阴裂伤(31.21)、急产(12.75)均降低(P均<0.05);④对疼痛反应:两组产妇除无法忍受外(χ2=4.76. P均<0.05),第二产程宫缩疼痛显著减轻(χ2=10.21、19.98、10.21、7.92. P均<0.05)。结论中医穴位疗法配合补气茶治疗协调性宫缩乏力疗效高,安全简单,无不良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