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CU危重躁动患者持续镇静治疗与评估

    作者:乐飞琳;黎玮;姜明春

    目的 探讨ICU危重患者躁动的持续镇静治疗.方法 对ICU 26例危重躁动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咪达唑仑,观察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及停药时Ramsay评分或镇静-躁动(SAS)评分,评判镇静效果,个体化镇静处置措施使其Ramsay评分或SAS评分稳定在2-4分.结果 咪达唑仑持续镇静在ICU危重患者躁动治疗中有良好的镇静效果,起效快,用量小,安全,方便.结论 使用咪达唑仑持续镇静治疗ICU危重躁动患者并采用间断唤醒,安全性高,预后好.

    关键词: 持续镇静 ICU 躁动
  • 持续镇静治疗 IC U 危重患者躁动疗效及可行性评估

    作者:陈文娟;杨承航

    目的:探讨持续镇静治疗ICU 危重患者躁动的疗效 ,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ICU 危重躁动患者39例 ,其治疗是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持续镇静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Ramsay 评分.结果 :采取持续镇静处理后 ,镇静效果好.结论 :持续注射咪达唑仑镇静用于ICU危重患者躁动治疗 ,镇静效果好 ,起效快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 丙泊酚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持续镇静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博;谭家余;吴志雄;罗正超;叶光福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10~2014-10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其进行机械通气前进行注射丙泊酚镇静诱导治疗,对照组则为咪达唑仑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镇静时间效果,用药时和停药后的呼吸、循环参数变化,肺内动静脉分流率和氧合指数,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注射丙泊酚后,5min内可达到预期效果,起效较快。心压和心率稳定。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肺内动静脉分流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较之咪达唑仑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机械通气患者能够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见效快、易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持续镇静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振;周兴燕;漆英

    小儿重症肺炎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病,具有起病急、症状重的特点,患儿经常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1],给予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此种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但是应用机械通气会给患儿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躁动,加之小儿一般比较多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儿进行镇静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针对持续镇静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持续镇静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作者:李艳红

    目的:探讨持续镇静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42例,根据镇静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间断性镇静药物治疗,观察组22例给予持续镇静治疗,对两组呼吸频率、pH 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机械通气时观察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治疗中给予持续镇静,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大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ICU 躁动患者持续镇静的评估与护理

    作者:朱玉娟

    总结了 ICU 59例躁动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咪达唑仑后的护理。主要包括: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咪达唑仑,动态监测给药前及停药时 Richmond 评分,评判镇静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使用咪达唑仑持续镇静治疗 ICU 危重躁动患者并采用间断唤醒、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躁动,安全性高,预后好。

    关键词: ICU 躁动 持续镇静 护理
  • 每日唤醒对心外科ICU持续镇静患者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陶夏;万光明;朱勤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对心外科ICU持续镇静患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心外科ICU需持续镇静的2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100例,观察组每日进行一次唤醒;对照组始终不进行唤醒.比较两组患者的在持续镇静期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康复情况、拔管率及VAP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动脉压、氧分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拔管率、VAP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外科ICU持续镇静状态下患者进行每日唤醒,对其安全性无影响,且有助于患者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