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析局部肿胀麻醉下经乳晕内切口隆胸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海燕

    目的:研究分析经乳晕内切口隆胸使用局部肿胀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接受经乳晕内切口隆胸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2%利多卡因分别从体表投影内上、内下、外上及外下方进针直达乳腺下间隙或胸大肌的间隙,进针方向与肋骨同一平面,放射状浸润麻醉,采用上下环形切口,置假体于乳腺后或胸大肌后间隙,分析局部肿胀麻醉的效果。结果62例女性接受隆胸手术后对外形表示满意,切口隐蔽,乳头感觉明显,没有感染病例和并发症病例。出院后进行半年至2年随访。全部患者的乳房外形良好,没有瘢痕和包膜挛缩。结论使用经乳晕内切口隆胸的整形方式对女性的创伤较小,手术切口较为隐蔽,愈后外形患者表示满意,乳头感觉正常。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麻醉效果的研究

    作者:张先霞;陈小平;刘玉;唐安;高晓玲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双上臂、面颊部、腰腹部吸脂整形手术的患者各2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前(T0)、麻醉后2 min(T1)、注射肿胀液时(T2)、手术开始20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静脉麻醉镇痛与镇静效果,并观察术中呼吸抑制、肢体活动、喉痉挛、清醒时间、呛咳、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B组麻醉时MAP和HR下降较A组更显著(P< 0.05);SS组在麻醉维持期间MAP和HR较B组高(P< 0.05);T1 ~T3时间点,B组MAP和HR低于A组(P<0.05);T4时间点B组MAP和HR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较B组长(P< 0.05);RR组呼吸抑制、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配合局部肿胀麻醉在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痛时间长,术中呼吸抑制少,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局部肿胀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男性乳房肥大症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涛

    目的 探讨局部肿胀麻醉方法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男性乳房肥大症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局部肿胀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下对29例受术者实施乳房吸脂、腺体切除术.结果 29例受术者均能在肿胀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下耐受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肿胀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男性乳房肥大症手术中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 局部肿胀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何平;王亚非;邓莅霏;纪刚

    目的:探讨局部肿胀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局部肿胀麻醉的特点,根据不同乳腺手术的要求,配制合理的剂量和进行准确有效的注射.结果:260例各类乳腺手术,均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出血少,缩短了手术时间,无皮瓣坏死、血肿等并发症.结论:局部肿胀麻醉,麻醉效果好,安全度高,创面出血少,解剖层次清,缩短了手术时问.

  • 容量治疗对腹部局部肿胀麻醉抽脂术循环的影响

    作者:罗瑶;黄晓波;陈江山

    目的 探讨负压肿胀法腹部抽脂术中,容量治疗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腹部单纯性脂肪堆积拟行局部肿胀麻醉下负压抽吸术的女性患者分为对照组(Ⅰ组)和试验组(Ⅱ组)各25例,Ⅰ组以5 ml/(kg.h)输入林格氏液,Ⅱ组以12 ml/(kg.h)输入林格氏液,观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压(SBP/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SBP/DBP、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前、开始后1小时、手术结束时的(SBP/DBP)、心率(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在手术开始前、开始后1 小时、手术结束时的SBP/DBP、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 小时和手术结束时SBP/DBP、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局部肿胀麻醉下行腹部负压抽吸术给予适量的液体有助于循环稳定,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 SLIPA喉罩下全麻联合局部肿胀麻醉用于脂肪抽吸术的效果观察

    作者:唐华明;任羿;陈志兵

    目的:评价SLIPA喉罩下全麻联合局部肿胀麻醉用于脂肪抽吸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腰腹脂肪抽吸术的患者80例,女性,年龄20~35岁,体重56~78kg,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80)。Ⅰ组在气管插管下行静吸复合麻醉;Ⅱ组在SLIPA喉罩下全麻联合局部肿胀麻醉。术中和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期间维持HR50~100bpm,维持MA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20%。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阿托品、艾司洛尔、麻黄碱和乌拉地尔)。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为1.5ml/h,PCIA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min),维持VAS评分≤2分。记录术中和PACU停留期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24h内PCIA药物用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术中及PACU停留期间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降低,PACU停留时间缩短,PCIA药物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喉罩下全麻联合局部肿胀麻醉下全麻用于脂肪抽吸术麻醉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少,优于气管插管下全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