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视网膜下膜取出术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合并黄斑区视网膜下膜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潺;张美芬;董方田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下膜取出术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合并黄斑区视网膜下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下膜取出术的VK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VKH患者共4只眼接受了视网膜下膜取出术.患者中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40.7岁(31~48岁).接受视网膜下膜取出术的4只眼中,术前均有黄斑区视网膜下膜,佳矫正视力在光感至0.06之间;2只眼术前无白内障,1只眼合并轻度白内障,1只眼合并重度白内障.所有患眼在术中均行玻璃体大部切除+视网膜切开+视网膜下膜取出术;合并重度白内障的患眼术中行后路晶体切除术;1只眼术中行C3F8填充,另3只眼行硅油填充.所有患者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3只行硅油填充术的患眼均行二期硅油取出术,术后随诊过程中均无视网膜脱离.2只术前无白内障的患眼在随访过程中均出现白内障并影响视力,均成功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有轻度白内障的患眼行硅油取出术的同时行后路晶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末次随诊在后一次手术后1~6个月,平均3.8个月,均无活动性的前后节炎症.4只眼的末次随诊视力较第1次术前均有所提高.结论 视网膜下膜取出术是治疗VKH合并黄斑区视网膜下膜的有效方法;下膜取出术后常出现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与视网膜下纤维化研究进展

    作者:吕亚男;宫媛媛

    视网膜下纤维化是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视力丧失的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是目前对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标准治疗方案.本文主要探讨视网膜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与视网膜纤维化的关系以及抗视网膜下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