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短柄五加的化学成分研究(II)

    作者:胡浩斌;樊君

    目的 研究甘肃产短柄五加根茎的化学成分,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反复的硅胶及Scphadex LH-20 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短柄五加根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香草醛(1).丹皮酚(2).香草酸(3),没食子酸甲酯(4),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5)、丁二酸(6)、扁枝衣二酸(7)、左旋贝壳杉-16-烯-19-酸(8),白桦脂酸(9),天麻苷(10)、丁香苷(11)和金丝桃苷(12).结论 除化合物11外,其余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7和10为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短柄五加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作者:胡浩斌;樊君

    目的:研究短柄五加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抑茵活性追踪法和各种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通过对各成分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的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短柄五加乙醇提取物中的醋酸乙酯部分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从中分离鉴定出了6个化合物:水杨酸(I)、表儿茶素(Ⅱ)、p谷甾醇(Ⅲ)、对-香豆酸(Ⅳ)、绿原酸(Ⅴ)、荭草苷(Ⅵ).结论:醋酸乙酯部分含有抑菌活性成分,其中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短柄五加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研究

    作者:胡怀生;胡浩斌;郑旭东

    目的:研究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 Harms)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短柄五加茎中的挥发油,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法研究了其抑菌活性;经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挥发油对供试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黑曲霉无抑菌作用;挥发油中共分离和鉴定出了4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91.37%.其中主要成分有庚酸(7.05%)、香草醛(6.09%)、反式-氧化-芳樟醇(6.07%)、邻异丙基甲苯(5.83%)、α-非兰烯(5.14%)、棕榈酸(5.15%)和β-香叶烯(5.07%).结论:短柄五加挥发油具有多种活性成分,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短柄五加叶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作者:李建银;曹利勉;程婷;邵倩;蔺兴遥

    目的 对短柄五加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精油进行分析鉴定,并利用柱色谱法对挥发油中部分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辅助鉴定精油化学成分.结果 从挥发油中共确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相对含量16.26%,氧化石竹烯相对含量13.52%,α-石竹烯相对含量8.64%,为其主要化学成分.结论 将短柄五加叶中所含挥发油成分与其根茎挥发油成分对比,发现有部分成分相同,如正二十二烷、亚油酸棕榈酸、氧化石竹烯、菲等.

  • 短柄五加茎皮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胡浩斌;郑旭东;胡怀生

    目的:建立短柄五加茎皮的HPLC指纹图谱及紫丁香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岛津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5%醋酸-水(A)和0.15%醋酸-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0 ~ 10 min,A-B(9∶1);10 ~ 50 min,A-B(6∶4);50~110 min,A-B(1∶9)],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66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分析时间为100 min.结果:在0.02 ~0.32 mg·mL-1范围内,紫丁香苷的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8),不同产地短柄五加茎皮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别(0.22~0.41 mg·g-1).通过对10批次短柄五加茎皮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确定了16个共有色谱峰,并初步确认9 ~12号峰分别为绿原酸、紫丁香苷、acantrifoside A和异秦皮啶的色谱峰.结论:本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从整体上显示了短柄五加茎皮的化学特征,为短柄五加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 短柄五加中的无机元素及Ca/Mg、Cu/Zn含量比值的分析研究

    作者:胡浩斌;郑旭东;朱继华

    目的:测定短柄五加地上部分中的无机元素.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消解-ICP-AES法同时测定14个无机元素(Ca、Na、Al、Mn、Cu、Pb、Zn、Mg、Fe、Ba、Cd、As、Ni和Se),探讨了微波消解功率、消解剂的比例和用量、消解时间等因素对各元素测定的影响,优选了佳消解条件,并对Ca/Mg和Cu/Zn含量比值进行了分析.结果:短柄五加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无机元素,且Ca/Mg和Cu/Zn含量比值分别为1.5487和0.9121,加标回收率为97.6% ~ 104.2%,RSD(n =3)≤3.9%,检出限≤0.043μg·mL-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同时测定短柄五加中的多种无机元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