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氯胺酮依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研究

    作者:王达平;刘玉平;段炼;丁毅;王怀坤;蓝晓嫦;徐健雄

    目的:探讨氯胺酮依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诊治这一病症和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在广州市脑科医院物质依赖科住院治疗的52例氯胺酮依赖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氯胺酮依赖综合征的耐受性增加以吸食氯胺酮次数增加为主,28.8%的患者耐受性增加表现不明显,即吸食次数和剂量不定,随环境变化而不同.停吸后戒断症状的出现时间为6-72(24.6±s 18.2)h,极期1-4(2.1±s 1.0)d,持续时间2-10(4.3 ±s 2.0)d.55.8%患者戒断症状不太明显且可忍受.戒断症状多为主观症状,如焦虑、烦躁不安,易激惹、易发脾气、冲动和失眠等.入院时患者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为2-10(5.1±s 2.3)分.48.1%的患者心理渴求表现为经常性渴求状态,主动觅药,但觅药行为并未失控,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控制觅药行为;28.8%的患者表现为条件性或环境性渴求和觅药.患者住院治疗后疗效较好.结论:氯胺酮依赖综合征表现不典型,戒断症状轻,主要表现为主观症状.应根据其特点进行宣传教育和预防.

  • 浅谈精神药物的撤药反应与依赖综合征和戒断综合征

    作者:汪志良;寻知元;范强

    在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当撤药过快或骤停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精神药物(不包括抗焦虑药和中枢兴奋药)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反跳,即撤药反应.但国内外有许多报道,认为这是药物的依赖综合征或/和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学者认为其临床表现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和《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依赖综合征”和“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还有学者把撤药反应称作“戒断症状”或相互混用.

  • 药物依赖综合征214例误诊分析

    作者:王汝展;韩勇;韩春美;刘金同

    目的 探讨药物依赖综合征的误诊现状,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精神科214例药物依赖综合征误诊病例,进行依赖药物分类和误诊原因分析.结果 214例患者中,男150例,女64例.平均年龄(54.1±11.6)岁.疾病分型:抗焦虑药依赖144例(占67.3%),其中40例开始为镇静催眠药依赖;抗抑郁药依赖10例(占4.7%);抗精神病药依赖10例(占4.7%);毒品依赖25例(占11.7%);乙醇依赖 25例(占11.7%).误诊时间:<2年64例 (占29.9%),2~5年50例(占23.4%),<5年100例(占46.7%),多误诊为原发病.结论 药物依赖综合征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对药物依赖认识不清,需提高临床医生对药物依赖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以减少误诊.

  • 依赖综合征的诊断问题

    作者:丁晓烨;孙佩金

    对依赖综合征与停药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出了见解.

  • 刍议苯海索的撤药反应与戒断综合征

    作者:汪志良

    苯海索(安坦)系抗震颤麻痹药,精神科主要用于解除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EPS),常与抗精神病药物长期合用。然而,当骤停苯海索或撤药过快时就可能出现失眠、乏力、兴奋、烦躁、震颤等精神和躯体症状。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苯海索的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学者还认为其临床表现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依赖综合征”和“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7]。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如丁晓华等[8]认为,仅凭停用苯海索后出现的症状不足以诊断“戒断综合征”,而需与撤药反应相鉴别。下面就苯海索的撤药反应还是“戒断综合征”进行讨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