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氯吡硫磷染毒撤除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毒性的延迟效应

    作者:吴春燕;闫长会;傅风华;关勇彪

    目的:探讨低浓度氯吡硫磷(毒死蜱,CPF)染毒撤除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毒性的延迟效应。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经CPF 10和30μmol·L-1连续染毒72 h,或连续染毒48 h后更换无CPF的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运用CCK-8试剂盒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用神经元核(NeuN)、5-溴脱氧尿苷(BrdU)和βⅢ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不同发育阶段神经元数量。结果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经CPF 10和30μmol · L-1连续染毒72 h,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未检测到明显神经元死亡;而CPF 10和30μmol·L-1连续染毒48 h撤除后24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出现细胞破裂、突触断裂现象,且海马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5),神经元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BrdU和βⅢ微管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CPF 10和30μmol·L-1染毒撤除后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毒性具有延迟效应。

  • 大鼠动态吸入氯吡硫磷染毒模型的建立及致伤效应评价

    作者:吕鑫;隋昕;李万华;聂志勇;王永安

    目的:建立大鼠全身暴露动态吸入有机磷农药氯吡硫磷(CPF)的染毒模型,探讨SD大鼠急性吸入CPF致伤效应。方法通过优化气溶胶发生参数,建立大鼠急性吸入CPF的动态暴露环境;利用吸附采样-气相检测技术监测暴露舱内CPF的浓度,利用粒径监测仪实时监测暴露舱内CPF的粒径,同时考察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径随时间的变化;采用Bliss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置于染毒环境中进行染毒,在不同浓时积(Ct)下观察染毒过程中大鼠的症状,记录染毒后各浓度组大鼠10 d内的死亡情况;同时根据半数致死Ct (LCt50),检测不同暴露浓度染毒后不同时间点血浆胆碱酯酶(ChE)活性变化。结果暴露舱内CPF气溶胶浓度在9个时间段的平均值为160.6 mg·m-3,变异系数(RSD)为6.9%;气溶胶粒径几何平均值为1.1μm,几何标准偏差为1.8,符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急性吸入染毒技术要求。在此染毒条件下,SD大鼠全身暴露动态吸入染毒的LCt50为1654.2 mg·m-3·h,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血浆ChE活性抑制愈加明显(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全身暴露动态吸入CPF染毒模型,为有机磷类工农业产品以及神经性毒剂吸入致伤和防治研究提供实验平台和技术支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