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术后调试中的应用

    作者:郭素英;刘月辉;熊科亮

    目的 通过对小儿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言语处理器调试中运用NRT(神经反应遥侧)技术效果的分析,探讨NRT在人工耳蜗术后调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例术后主观调试配合欠佳的儿童,用Cochlear公司NRT 3.0编程软件进行ECAP波形检测并测定ECAP阈值,利用测试结果 判断主观阈值(T-值)和大舒适阈(C-值),并得出言语处理器映射图(Map).术后6个月行声场听阈测听.结果 86.2%的电极引出ECAP波形,开机调试时反应阈值较小,以后逐渐升高,3~4个月左右阈值逐渐趋于稳定,而且靠近蜗底的阈值比蜗尖高.声场平均听阈为30~40 dB SPL.经过言语康复训练,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NRT技术可为术后快速准确地调试言语处理器提供客观依据.

  • 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神经反应特点分析

    作者:罗建芬;晁秀华;王睿婕;樊兆民;王海波;徐磊

    目的 分析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引发听神经反应的刺激电量与正常者的区别以及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耳蜗不同区域听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否相同.方法 听神经发育不良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3.94±2.18年,术前均行颞骨HRCT和内听道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听神经发育不良;筛选年龄相近的听神经发育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单耳植入澳大利亚CI24 RECA植入体,应用Custom sound EP(4.0)软件,分别对3,6,9,12,15,18,21号电极进行ECAP阈值的测试.结果 1.CND组与对照组间在3,12,21号电极处ECAP阈值刺激电量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即CND组ECAP阈值处刺激电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CND组3,12,21号电极之间引出ECAP阈值所需的刺激电量差异明显(P<0.05),且21号电极刺激电量高于12号电极刺激电量,12号电极刺激电量高于3号电极刺激电量;而对照组三个电极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3.CND组内各个电极ECAP阈值引出率亦不相同,3号电极引出率100%(11/11),6、9号电极ECAP引出率72.7%(8/11),12、15、18号电极ECAP引出率45.4%(5/11),21号电极ECAP引出率27.2%(3/11).结论 听神经发育不良的患者,需要采用较高的刺激电量才能引起听神经的反应;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低频区域听神经的功能明显低于高频区域,低频区域需要比高频区域更高的刺激电量;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在调试编程时需要采用较低的刺激速率及较大的脉宽.

  • 人工耳蜗术后客观调机过程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亮;董明敏

    目的:探讨使用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指导人工耳蜗术后客观调机的可行性.方法:测试于2002-07/2004-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测听室进行.①对53例Nucleus24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主观阈值以及大舒适阈值测试,同一天进行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测试.②将主观阈值和大舒适阈值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将根据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推测得出的主观阈值和大舒适阈值与实际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3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阈值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与主观阈值和大舒适阈值相关(r=0.585,0.555,0.592,0.630,P<0.001).②3种检测的阈值在不同患者间变异均较大.但所有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阈值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均大于主观阈值,所有电诱发蹬骨肌反射阈值均低于不舒适阈值.③由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阈值推测得出的主观阈值和大舒适阈值与实际值均显著相关(r=0.g18,0.924,0.934,0.883,P<0.001).结论: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电诱发蹬骨肌反射测试可用于指导人工耳蜗植入者主观阈值和大舒适阈值的调试.

  • EABR与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静;谢景华;丁秀勇;李悦;高志强

    目的 初步探讨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深度和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及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s,ECAP)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耳蜗形态正常植入奥地利标准电极患者24例,术后头颅侧位片检查判断电极全植入. 根据电极耳蜗内位置分为E9-E12耳蜗底区、E5-E8耳蜗中区、E1-E4耳蜗顶区三部分,分别记录各区域EABR阈值及波形特点和对应区域的ECAP阈值,分析其间相关性. 结果蜗顶部、蜗中部、蜗底部EABR引出率分别为87.50%,83.33%,79.16%;ECAP引出率分别为91.67%,79.17%,75%;EABR波V阈值为分别为(20.13±5.91)qu,(22.98±4.82)qu,(26.71±6.25)qu;ECAP阈值分别为 (21.61±4.18)qu,(23.28±3.70)qu,(29.18±3.74)qu.结论 蜗顶部和蜗中部EABR及ECAP引出率高于蜗底部,自蜗顶区至蜗底区EABR和EACP阈值依次增高,相同植入深度电极的EABR阈值低于ECAP阈值.

  •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NRT与ESR检测

    作者:张道行;张岩昆;田昊;王亮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NRT)、电刺激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sponses,ESR)检测及主观心理物理测试,测定EABR、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ESR阈值、主观阈值(T-levels)和主观大舒适强度(C-levels),分别对EABR、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ESR阈值与主观大舒适强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158.63±10.86、159.71±11.17、152.92±10.82电流级(current level, CL);E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88.71±15.19、194.61±10.21、185.07±11.52 CL;ESR平均阈值分别为210.10±16.16、209.81±14.24、204.55±12.90 CL.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间、ESR阈值与大舒适强度间显著相关(P<0.01);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EABR是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传导功能的有效客观方法;EABR和ESR阈值的测定可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主观阈值和大舒适强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