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MetriScanTM骨密度仪测量西双版纳、西藏、内蒙古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的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高国一;杨玲;姜范波;王威;平措扎西;阿叁次仁;汪建

    目的 应用放射吸收法测量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和内蒙古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傣族、藏族和蒙古族健康人群的骨量分布差异和峰值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健康男女1126名,年龄20~79岁.西藏藏族健康男女1531名,年龄20~79岁.内蒙东乌旗蒙古族健康男女901名,年龄20~79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用美国Alara公司提供的MetriscanTM指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西双版纳傣族男女、西藏藏族男女和内蒙古东乌旗蒙古族女性的峰值骨年龄段均在30~39岁,蒙占族男性峰值骨年龄段在40~49岁.傣族和藏族男性骨量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蒙古族男性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11.04%.傣族女性50~5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0.80%,藏族女性为13.67%.蒙古族女性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三个民族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值比较,男性除藏族和蒙古族20~3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除傣族和藏族20~2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健康成人傣族男性与藏族和蒙古族健康成人男性相比骨密度有显著差异,藏族和蒙古族男性40岁以后骨密度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傣族女性与蒙古族女性各年龄段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傣族与藏族女性30岁后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是种族、地域,还是生活习性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 用Metriscan骨密度仪研究西藏廊坊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规律

    作者:王晓敏;王秀山;刘勇;李俊;向青;潘子昂;刘忠厚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不同种族、不同纬度(地区)正常人群骨量分布差异,确定峰位骨量的年龄段,寻找骨量丢失规律,为临床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参考值.方法选择西藏拉萨11~79岁616名健康藏族男女,河北廊坊地区11~89岁1122名健康汉族男女,以10岁为一年龄段,对男女分别进行分组.用MetriscanTM(美国Alara公司提供,其原理是用放射吸收技术评估相对的指骨骨密度)指骨骨密度仪,对非习惯用手的2nd、3rd、4th手指中节进行测量,取结果的平均值.数据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峰值骨量藏汉男女都在30~39年龄段.骨量丢失12%以上藏族男性是在70~79年龄段,汉族男性是在80~89年龄段;藏汉女性都在50~59年龄段.藏族女性60~69年龄段骨量丢失已达24.35%,汉族女性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才达23.86%,与汉族相比藏族骨量丢失速率较快;但两地不同年龄段骨量均数比较,男性20~69年龄段两地对比有显著差异,藏族骨密度明显高于汉族;女性11~49年龄段有显著差异,藏族明显高于汉族;其它年龄段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也是藏族高于汉族.结论女性在绝经前男性在衰老前廊坊汉族和西藏藏族正常成人骨密度有显著差异;女性在绝经期后,男性在衰老后没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原因是地域、海拔不同还是种族差异引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骨量丢失规律符合生理年龄预诊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