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FNA、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分析

    作者:安志军;史立强;王晓岩;孙毅;吕松岑

    目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存在高比例的隐性失血,具有隐蔽性而易被临床忽视,可造成严重贫血,是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 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 dynamic hipscrew ,DHS)为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显性、隐性失血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间采用 PFNA及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及42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骨折类型、术前和术后血常规、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使用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隐性失血量,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影响因素。结果:2组病例平均失血总量为951 mL,其中平均显性失血量仅186 mL,平均隐性失血则为765mL,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9.61%和80.4%,隐性失血量远多于显性失血量。影响因素分析:高龄、不稳定的复杂骨折类型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和DHS 为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均存在高比例的术后隐性失血量,是围手术期出血主要原因。高龄、不稳定的复杂骨折类型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加强临床医生对隐性失血的认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时补充血容量,预防和及时治疗术后严重的贫血。

  • PFNA治疗不同AO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差异

    作者:唐伟华;倪昀皓;王磊;陈俊峰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同AO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该院行PFNA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型分为两组,A1型组35例,A2型组45例.比较两组隐性失血量、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1组隐性失血量为(281.3±37.4)mL,A2型组隐性失血量为(356.8±4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型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首次下地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优于A2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型组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发生率与A2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型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2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隐性失血不容忽视,与A2型骨折患者相比,A1型骨折患者的隐性失血量较低且术中输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