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服新型凝血酶抑制剂与维生素K拮抗剂比较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作者:孙虎;张莹;叶远征;左蕾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口服凝血酶抑制剂与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CBM、CNKI,查找有关口服新型凝血酶抑制剂与维生素K拮抗剂对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定义为建库至2016年3月。各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7个RCT,共计299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凝血酶抑制剂组静脉血栓复发率较维生素K拮抗剂组并未见明显差异(OR=0.93,95%CI:0.81~1.06,P=0.28)。新型凝血酶抑制剂组大出血发生率较维生素K拮抗剂组明显降低(OR=0.61,95%CI:0.50~0.75,P<0.00001)。结论新型凝血酶抑制剂能够为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提供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亦较高。但其对国内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治疗效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需国内更多大样本量RCT加以验证。

  • 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作者:袁鸿乾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11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VTE的发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VTE发生情况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预后情况,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VTE发生率与其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VTE的发生率为37.07%(43/116),且与无VTE患者比较,发生VTE患者的年龄较大、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气管插管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气管插管率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VTE的独立危险因素。 VTE患者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均高于无VTE患者(P<0.05)。 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性休克患者VTE的发生及APACHEⅡ评分与28 d病死率均呈正相关(r=0.748、0.856, 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VTE的发病率较高,且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气管插管率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VTE及病情均与预后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