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血小板生成素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杨拓;黄慈波;赖蓓;赵丽珂;陈颖娟;赵籥陶;张春媚;曾小峰

    目的 分析抗血小板生成素(thrompoietin,TPO)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ematosus,SLE)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初步探讨该抗体的致病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24例SLE伴有血小板减少、27例SLE曾有血小板减少已恢复正常、18例SLE无血小板减少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抗TPO抗体及TPO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SLEDA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抗TPO抗体在SLE总的阳性率为29.1%,抗TPO抗体在SLE血小板减少组、SLE曾有血小板减少现已恢复正常组、SLE血小板从未减少组中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843);抗TPO抗体阳性组血清TPO水平低于抗TPO抗体阴性组(P=0.038),两组血小板计数,C3、C4、ESR、CRP水平,ANA、dsDNA、ANCA阳性率和SLEDA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抗TPO抗体可能与SLE血小板减少相关.

  • 抗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王维娟;李向培

    血小板减少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常见临床表现,是SL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SLE伴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是SLE治疗领域的重点,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分化、释放血小板的主要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结合发挥生理效应.本文对抗TPO抗体及抗c-mpl抗体在SLE伴血小板减少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抗血小板生成素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晓丹;罗雄燕;陈龙;张晶;吴侗;杨明辉;周彬

    目的 分析抗血小板生成素(TPO)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与SLE伴血小板减少及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SLE患者中的抗TPO抗体,并与2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20名健康人对照.同时分析SLE患者临床特点.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Q)表示及Wilcoxon's rank检验.结果 抗TPO抗体在SLE组中阳性率为39%,35%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抗TPO抗体阳性,而健康对照中未能检测到抗TPO抗体(x2=11.058,P=0.001).26例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15例(58%)抗TPO抗体阳性,而30例无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仅有7例(23%,x2=6.894,P=0.009);进一步分析发现抗TPO体抗体阳性患者其血小板下降程度重(t=3.010,P=0.004).对照抗TPO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关节炎(x2=5.959,P=0.015)、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x2=5.959,P=0.015)的SLE患者更易产生抗TPO抗体.结论 在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检测出较高阳性率的抗TPO抗体表明该抗体可能在SLE发生血小板减少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伴发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检测该抗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TPO及抗c-mpl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维娟;方璇;厉小梅;汪国生;陶金辉;王钢;李向培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生成素(TPO)抗体及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36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26例(B组)和健康对照者11例(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TPO、抗TPO抗体、抗c-mpl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血清TPO在A组明显高于C组;SLE患者中抗TPO抗体总阳性率为41.9%,抗TPO抗体在A组、B组和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5.6%、23.1%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PO抗体阳性率在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PO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易出现皮疹(P<0.05);抗体阴性者易出现抗核小体抗体(P<0.05);抗体阴性组较抗体阳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凝血酶原时间(PT)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PO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血小板计数、血清TPO、补体C3及C4、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双链DNA (ds-DNA)抗体阳性率、抗β2糖蛋白1(β2-GP1)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LE患者中抗c-mpl抗体总阳性率为25.8%,抗c-mpl抗体在A组、B组和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26.9%和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mpl抗体阳性率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mpl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易出现皮疹(P<0.05);③SLE血小板减少患者抗TPO抗体阳性率与抗c-mpl抗体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抗TPO抗体在SLE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升高,抗TPO抗体及抗c-mpl抗体可能在SLE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血小板生成素及其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侗;周彬;龙丽;张晶

    目的 分析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其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伴有血小板减少的PSS患者40例(A组)、曾有血小板减少已恢复正常的PSS患者22例(B组)、无血小板减少的PSS患者40例(C组),以及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D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PO水平,间接ELISA法测定抗TPO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意义.结果 A组TPO (129.74±17.47) pg/mL,B组TPO(330.23±18.07) pg/mL,C组TPO(364.19±12.25) pg/mL,均高于D组[(54.04±10.71) 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与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水平呈正相关(rs=0.224,P=0.039;rs=0.239,P=0.033),与补体C4水平呈负相关(rs=-0.220,P=0.041),与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抗磷脂抗体水平以抗核抗体滴度无相关性(P>0.05).PSS患者抗TPO抗体阳性率为20.59% (21/102),A、B、C组分别为17.5%(7/40)、22.7%(5/22)、22.5%(9/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TPO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组间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TPO抗体可能不是PSS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发病机制,TPO与炎症因子有一定相关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