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琨;边培雯;张雪洁;马静霖;高敏虹;司晓青;孙晓慧;辛琳琳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临床拟诊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头面部,年龄37~86岁,男24例,女24例,对其行皮肤镜检查。由两名医师参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点,盲法独立诊断,再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皮肤镜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48例患者中36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医师A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34例,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4例;医师B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38例,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0例。与组织病理诊断比较,两名医师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是91.67%、91.67%、91.67%、8.33%、8.33%、83.34%、0.7895和91.67%、97.22%、75%、25%、2.78%、66.22%、0.7648,两名医师经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水平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889,P>0.050)。结论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皮肤镜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夏金玉;邵丽;张斌;韩秀娟

    皮肤镜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和研究。近年来,由于诊断标准的完善和确立,使皮肤镜诊断更加准确和系统化,应用范围更广。目前皮肤镜不仅用于色素性皮肤病,还可用于炎症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代谢类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同时可用于皮肤病治疗疗效的观察和判定。该文就皮肤镜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皮肤镜在寻常型银屑病与慢性湿疹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徐晨琛;刘洁;陈典;刘跃华;孙秋宁

  • 皮肤镜在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徐晨琛;陈典;刘洁;刘跃华;孙秋宁

    目的描述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的皮肤镜特征,并评估皮肤镜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患者共40例,行皮肤镜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回顾性评估皮肤镜特征。结果共选取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各20例患者的皮肤镜照片,点状血管(10/20,50%)、小球状血管(13/20,65%)、环状血管(16/20,80%)、发夹样血管(17/20,85%)、白色鳞屑(10/20,50%)和点状出血(12/20,60%)提示头皮银屑病,分叉血管(16/20,80%)、非典型血管(13/20,65%)、无结构区域(20/20,100%)和蜂窝状色素网(9/20,45%)提示头皮脂溢性皮炎,这些特征发生比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具有不同的皮肤镜表现,皮肤镜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影像学检查在辅助确定皮肤肿瘤手术切缘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韡;王大光;骆丹

    目前对于皮肤肿瘤的治疗仍首选手术切除,手术中在尽量做到切净肿瘤的同时,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皮肤,因此对准确界定肿瘤边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Mohs显微描记手术可以准确界定肿瘤边缘,但Mohs显微描记手术因其耗时多,费用高,过程繁琐等缺点限制了在临床的推广.近年来荧光染色、皮肤CT以及皮肤镜等影像学检查的快速发展,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证实,这些影像学检查在皮肤肿瘤切除术中可以起到辅助确定肿瘤边缘的作用,临床上有助于确定术前及术中肿瘤边界,终使得手术结果可以同时达到治疗和美观的要求.尤其是皮肤镜、光动力荧光染色和皮肤CT技术相比于Mohs显微描记手术有着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更容易普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甲扁平苔藓研究进展

    作者:丛林;杨蓉娅

    甲扁平苔藓临床少见,可伴有皮肤扁平苔藓或独立存在.甲扁平苔藓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其流行病学特点尚未完全阐明.甲扁平苔藓分5型:Ⅰ型为典型皮损伴有甲损害,Ⅱ型为不典型皮损伴有甲损害,Ⅲ型为头皮损害伴有甲损害,Ⅳ型为黏膜损害伴有甲损害,Ⅴ型为单纯甲损害.甲扁平苔藓有许多特征性临床表现,如翼状胬肉.临床上需与甲真菌病及其他可引起甲营养不良的疾病鉴别.甲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特征与其他部位的扁平苔藓类似,皮肤镜有助于辅助诊断本病.本病治疗困难,缺少特效治疗方法.系统应用激素是唯一有循证研究支持的疗法.阿维A治疗甲扁平苔藓有效.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也可有效治疗甲扁平苔藓.甲扁平苔藓预后差,复发率高.

  • 早期诊断黑素瘤的无创方法

    作者:张倩;王焱;方方

    黑素瘤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经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存活率.目前黑素瘤的诊断无疑仍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方法,然而活检或手术切除是病理学诊断的必要条件.黑素细胞性皮肤病中,良性病变占绝大多数,如能通过其他方法早期鉴别,则可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创伤.皮肤自我检查、皮肤镜、远程皮肤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无创方法均可用于鉴别良、恶性黑素性皮肤病,缩短以往诊断黑素瘤所需要的时间、简化其繁琐的过程.概述几种主要的无创方法早期诊断黑素瘤.

  • 皮肤镜在非色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作者:黄迎;阎春林

    皮肤镜技术是一种在体观察皮肤表面下部微细结构的非创伤技术,可以提高诊断色素性疾病的准确性.由于皮肤镜可以显示肉眼观察不到的血管等结构,近年来皮肤镜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色素性疾病,包括肿瘤、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主要介绍非色素性肿瘤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在皮肤镜下的表现,评价这一技术在非色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 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的诊断

    作者:薛燕宁;曾学思

    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黑素瘤,其组成细胞来源于成黑素细胞,却缺少黑素颗粒.其临床表现可模仿很多黑素来源及非黑素来源其他疾病的特点,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也缺少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免疫组化、电镜、皮肤镜、共焦扫描激光显微镜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纵行黑甲的临床进展

    作者:杨珂;田甜;代晓丽;陈斌

    纵行黑甲是临床甲病中的常见病.其病因多种,包括生理性、药物性、外伤性、综合征以及甲下雀斑样痣、色素痣和黑色素瘤.临床特点为一个或多个指(趾)甲下灰色到黑色的纵行色素斑,伴或不伴甲板损害以及甲周哈钦森征.在皮肤镜下,纵行黑甲甲板、甲床及甲基质可见灰色、棕褐色及黑色的纵线、斑片.在病理上,纵行黑甲可分为黑素细胞活跃致色素沉着;甲下雀斑及雀斑样痣;甲下色素痣;甲下黑色素瘤四种,其病理表现不一.甲下黑色素瘤易误诊或者漏诊,影响治疗以及患者预后.现本文对近年的纵行黑甲文献做一综述.

  • 皮肤科医师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诊断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皮肤镜图像比较

    作者:王诗琪;刘洁;朱晨雨;舒畅;周航宁;谢凤英;徐涛;晋红中

    目的 比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与皮肤科医师对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使用5 094幅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SK)的皮肤镜图像对CNN网络ResNet-50通过迁移学习进行训练,建立CNN二分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30幅色素痣和30幅SK的皮肤镜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同时,95位经过皮肤镜培训的有经验的皮肤科医师结合临床皮损图片对上述CNN自动分类的60幅皮肤镜图像进行判读.比较二者的诊断准确率,并对错误分类的图像做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 CNN自动分类模型对色素痣和SK的皮肤镜图像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100%(30/30)和76.67% (23/30),总准确率为88.33%(53/60);95位皮肤科医师的诊断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82.98%(25.8/30)和85.96%(24.9/30),总准确率为84.47%(50.7/60).CNN自动分类模型与95位皮肤科医师对色素痣和SK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P>0.05).CNN错误分类的皮肤镜图像被分为3类,即特殊类型(如皮损色素含量多、角化明显),具有典型特征但存在干扰因素,具有典型特征尚找不到错误分类的原因.结论 CNN自动分类模型在色素痣和SK皮肤镜图像的二分类任务中的表现与有经验的皮肤科医师水平相当.CNN错误分类的原因仍需皮肤科医师与人工智能专业人员共同探索.

  • 儿童水疱型毛母质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孙娟;徐教生;尉莉;韩晓锋

    目的 分析儿童水疱型毛母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13-2017年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的16例水疱型毛母质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男5例,女11例.发病年龄4个月至11岁,中位发病年龄8.5岁.病程2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0个月.发病部位:上肢10例(上臂7例、肩部2例、前臂1例),面部4例,颈部2例.皮损表现为局限性可推动的红色肿物,呈水疱样外观,部分皮损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肿物直径0.5 ~3 cm,触诊水疱内可及质硬结节.皮肤镜下,16例患者皮损见红色均匀背景,13例见白色无结构区,4例见蓝灰色无结构区,11例见线状或树枝状不规则血管,15例患者同时有多种皮肤镜表现.皮损均予手术切除,随访1~5年无复发.组织病理:肿瘤位于真皮中下部,主要由基底样细胞及影细胞组成,还可见介于上述两种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肿瘤间质中见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钙化,部分可见多核巨细胞.表皮和瘤体之间真皮内见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淋巴管扩张及弹性纤维减少或缺失.结论 儿童水疱型毛母质瘤好发于上肢及面颈部,组织病理特点为肿瘤由基底样细胞及影细胞构成,真皮内淋巴管扩张、弹性纤维减少,皮肤镜下以红色背景、白色无结构区为特征.

  • 皮肤镜对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估

    作者:李薇薇;吴雯婷;金秋子;李沐风;张倩;张春雷

    目的 探讨皮肤镜在面部光线性角化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镜数据库选取经病理确诊的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皮损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临床曾疑诊光线性角化病,但病理证实为其他疾病的面部皮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各皮肤镜特征的差异,以病理为金标准,用诊断试验方法评价皮肤镜诊断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43个皮损,对照组22个皮损.病例组中基底假网状红斑(38/43,88.37%)、毛囊口周围白晕(39/43,90.70%)、毛囊口黄色角栓(41/43,95.35%)、表面黄白色鳞屑或角化物团块(42/43,97.67%)、玫瑰花瓣征(26/43,60.47%)、毛囊口周围粗大的不规则线状血管(19/43,44.19%)、毛囊口周围细小、线状-波浪状血管(29/43,67.44%)及周边色素加深(14/43,32.56%)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这8个皮肤镜特征中,毛囊口周围白晕、基底假网状红斑、毛囊口黄色角栓及玫瑰花瓣征单独诊断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的约登指数高,分别为0.54、0.52、0.50和0.38,表面黄白色鳞屑或角化物团块灵敏度高(97.67%),周边色素加深特异度高(95.45%).基底假网状红斑、毛囊口黄色角栓及毛囊口周围白晕3个特征联合诊断价值高,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0%、81.82%、90.70%、81.82%,约登指数为0.73,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00%.结论 面部光线性角化病具有较特异的皮肤镜表现,基底假网状红斑、毛囊口周围白晕、毛囊口黄色角栓3个皮肤镜特征联合诊断价值高.

  •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皮肤镜特征分析

    作者:罗毅鑫;刘洁;池城;王诗琪;渠涛;刘跃华;晋红中

    目的 描述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常见皮肤镜特征,探讨皮肤镜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行皮肤镜检查的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17例,分析45处皮损的皮肤镜特征.结果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常见的皮肤镜特征为存在中心区域(可为白色、棕色或瘢痕样结构)和多种形态的色素结构及亮白色条纹.45处皮损(100%)皮肤镜下均观察到中心区域.14处(31%)苔藓样皮损仅有白色中心区域,5处(11%)苔藓样皮损同时具有白色中心区域和瘢痕样结构.8处(18%)斑状皮损仅有棕色中心区域,6处(13%)苔藓样皮损和17处(38%)斑状皮损同时具有白色及棕色中心区域.所有皮损均有多种形态的色素结构.4处(9%)苔藓样皮损有亮白色条纹.结论 皮肤镜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皮肤镜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作者:张云杰;邹先彪;郭晓娟;林卉

    目的 探讨皮肤镜在男性生殖器部位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6例男性生殖器部位临床疑似尖锐湿疣的122个疣体,由临床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师根据皮损形态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进行临床诊断,然后采用皮肤镜进行诊断,并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122个疑似疣体中,采用肉眼观察确诊100个为尖锐湿疣,皮肤镜检查确诊112个,病理检查确诊114个.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皮肤镜检查的灵敏度是97.4%,特异度是87.5%;肉眼观察的灵敏度是87.7%,特异度是100%.在皮肤镜下男性生殖器部位尖锐湿疣颜色主要呈粉红色(98/114,86.0%),形态以乳头状多见(98/114,86.0%),有明显的血管特征(107/114,93.9%),其中多形血管(102/114,89.5%)和点状血管(98/114,86.0%)多见.结论 皮肤镜下尖锐湿疣疣体具有特征性结构,皮肤镜能够用于男性生殖器尖锐湿疣诊断.

  • 雄激素性秃发的皮肤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作者:胡瑞铭;徐峰;盛友渔;齐思思;韩毓梅;缪盈;芮文龙;杨勤萍

    目的 探讨雄激素性秃发(AGA)的皮肤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用皮肤镜观察比较200例男性AGA(MAGA)患者和80例女性AGA(FAGA)患者以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头皮区域皮损特点,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毛发直径差异>20.0%,见于所有MAGA和88.8% FAGA患者的脱发区域;褐色毛周征可见于47.0% MAGA和41.3% FAGA患者;白色毛周征可见于23.5% MAGA和17.5% FAGA患者;黄点征见于22.5% MAGA和31.3% FAGA患者及14.0%对照者;白点征见于24.0% MAGA和23.8% FAGA患者及18%对照者;局部毛干缺失见于28.5% MAGA、67.5% FAGA患者及2%对照者;头皮色素沉着见于35.0%MAGA和38.8% FAGA患者;鳞屑见于49.0% MAGA和56.3% FAGA患者及50.0%对照者.FAGA患者的毛发直径差异>20%的阳性率低于MAGA患者(P<0.01),而局部毛干缺失的阳性率则高于MAGA患者(P<0.01).毛发直径差异>20%见于所有晚期FAGA患者(P<0.05),而褐色毛周征多见于早期MAGA患者(P<0.05),白色毛周征、头皮色素沉着、局部毛干缺失则与AGA的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毛发直径差异、褐色毛周征、白色毛周征、黄点征、白点征、局部毛干缺失、头皮色素沉着及鳞屑均为AGA患者皮肤镜下的常见征象,其中毛发直径差异>20%、褐色毛周征、局部毛干缺失具有特征性.

  • 皮肤镜对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薇薇;涂平;杨淑霞;李航;汪旸

    目的 探讨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皮肤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基底细胞癌皮损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色素程度和部位与基底细胞癌相似的其他色素性皮损作为对照组.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用诊断试验方法评价皮肤镜诊断基底细胞癌的能力,计算提示黑素细胞性皮损的指征在基底细胞癌中的出现情况,并比较不同色素程度的基底细胞癌在皮肤镜下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86例,对照组68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经典诊断模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84%、89.71% 、92.39%、98.39%,Youden指数为0.88,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94.81%.色素网、多发褐色至黑色小球或小点、毛囊口周围色素在黑素细胞性皮损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基底细胞癌(P<0.05),蓝白幕样结构见于61.63%的基底细胞癌.蓝黑色斑片和蓝白幕样结构在重色素组基底细胞癌中出现频率显著高于低色素组(P<0.01).结论 皮肤镜诊断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的经典模式在中国人群也显示出良好的诊断能力,研究提出的几个指征如周边色素栅状排列、周边色素加深、毛囊口周围色素加深或减退,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尚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 53例瘢痕性秃发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戚世玲;赵莹;张小婷;张斌;杨建;章星琪

    目的 探讨瘢痕性脱发的临床、组织病理与皮肤镜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瘢痕性脱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组织病理、皮肤镜征象、治疗和预后的特点.结果 瘢痕性脱发以脱发、毛囊开口消失、毛囊皮脂腺单位数目减少或消失为共同特征.基底细胞局灶液化变性、毛囊角栓、毛细血管分支状扩张、免疫荧光阳性提示盘状红斑狼疮;界面皮炎提示毛发扁平苔藓;炎症和弹力纤维轻微破坏提示假性斑秃;毛囊间黏蛋白沉积及毛囊口下陷为黏蛋白性脱发的特点;脓疱可见于脱发性毛囊炎和分割性蜂窝织炎或毛囊炎,前者多伴有簇状发,窦道形成则仅见于后者.治疗对淋巴细胞性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对中性粒细胞性患者使用抗生素和维A酸.结论 组织病理检查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瘢痕性脱发造成不可逆的毛囊损害,治疗周期长.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用药可控制疾病发展,减少永久性脱发损害.

  • 皮肤镜在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晓琰;陈晓栋;顾黎雄

    目的 评价皮肤镜在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体表疑似微小(皮损直径<5 mm)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58例,男19例,女39例;年龄16~82岁;病程3个月至25年.对每例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留皮肤镜照片.由两名医生参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点,仅根据照片盲法独立进行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皮肤镜在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一致性.结果 58例患者中36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医生A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41例,不是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7例;医生B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40例,不是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8例.与病理诊断相比,两名医生皮肤镜诊断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Kappa值分别为97.22%、72.73%、69.95%、0.732 (P> 0.05)和97.22%、77.27%、74.49%、0.772(P>0.05).结论 皮肤镜对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 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分析

    作者:熊娟娟;毕健平;孙德祥;李念;鲁巧云

    目的 分析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集就诊的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患者各128例,对病甲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 甲真菌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锯齿状边缘69例(53.91%)、纵行条纹72例(56.25%)、锥形甲角化30例(23.44%)、甲板增厚21例(16.41%)、甲黑点5例(3.91%)、甲剥离26例(20.31%)和甲变色23例(17.97%).其中,锯齿状边缘和纵行条纹在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锥形甲角化在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20,P<0.001),甲板增厚、甲黑点、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甲真菌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甲银屑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点蚀征61例(47.66%)、油滴征41例(32.03%)、裂片形出血41例(32.03%)、甲床毛细血管扩张23例(17.97%)、甲板增厚20例(15.63%)、甲剥离20例(15.63%)和甲变色13例(10.16%),其中油滴征在寻常性和关节病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亚型(P=0.019),甲床毛细血管扩张在脓疱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 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P=0.047),点蚀征、裂片形出血、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银屑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甲真菌病皮肤镜下特征包括锯齿状边缘、纵行条纹、锥形甲角化和甲黑点,银屑病甲皮肤镜下特征包括点蚀征、油滴征、裂片形出血和甲床毛细血管扩张,二者同时出现的镜下表现包括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