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CT诊断

    作者:王德广;刚宪祯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胰管内来源的肿瘤,可分泌大量黏液导致主胰管全程扩张,十二指肠乳头部开口由于黏液流过而扩大.1982年由日本Ohashi[1]首先报道了4例.此后,随着影像设备的更新,国内不断有个案报道,但由于临床对本病认识不足,多误诊为慢性胰腺炎.本文收集1999~2009年我院收治的10例经手术证实的IPMN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吴昕;李秉璐;郑朝纪;徐协群;张太平;何小东;赵玉沛

    目的 探讨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BT-IPMN)的临床特点、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收住北京协和医院的19例BT-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占同期胆管肿瘤患者(815例)的2.3%.其中男性9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1.0∶1.1.年龄25 ~ 78岁,平均(60.6±12.9)岁.黄疸(10例)和腹痛腹胀(6例)是较常见的发病症状.术前较典型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为胆管扩张和胆管肿物.所有患者均有病理诊断证实为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8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左肝外侧叶或左半肝切除术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高位胆管病变切除+肝门胆管成型+胆管空肠吻合术3例、中肝肿物切除术1例.平均手术时间28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15 ml.14例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阳性比例为3.2%(3/94).获得随访16例,随访时间1~51个月,平均(25.7±19.5)个月,14例生存,2例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术后3个月和17个月,死亡原因均为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BT-IPMN临床少见,早期诊断较困难,淋巴结转移率低,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并且具有较好的预后.

  • CT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

    作者:孙亚男;李立;陈蓉;宛红娥;井萍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由于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且呈间歇性发作而就诊.无发热、恶心、呕吐、呕血,无黑便、泛酸、嗳气、血尿等,疼痛时间长,可忍受,活动后稍有缓解.查体: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行及蠕动波,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胆囊,墨菲征阴性.腹部鼓音区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肝区无叩痛,脾浊音正常,胆囊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和摩擦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