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肢体不等长畸形

    作者:彭丹;张湘生;黎志宏;张庆;孙材江

    目的探讨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应用单侧双臂外固定与髓内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36例,下肢短缩长度为3~27 cm,平均11 cm.结果36 例患儿骨延长4~30 cm,平均延长11 cm,合并成骨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经随访13~47个月,平均19个月,骨延长端及骨缺损端均全部骨性愈合.双下肢等长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骨延长术对双下肢不等长进行一次性均衡术是可行的,具有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少、不需植骨、固定可靠、疗程短等优点.

  • 组配式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双下肢等长

    作者:王守立;吴海山;陈宜;吴宇黎;祝云利;赵辉;符培亮

    目的 探讨股骨颈组配式假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等长恢复的作用及临床结果.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使用Neck-modular髋关节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37例,所有患者对侧髋关节均存在不同原因的解剖及异常,使用常规髋关节假体难以重建双下肢等长.根据对侧下肢长度术中调整颈长,重建下肢长度.术后测量患者双侧棘踝线,测量分析影像学上肢体长度恢复情况,评估患者主观感觉及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所有37例患者术后双侧棘踝线测量及影像学上测量双侧下肢长度偏差均≤ 1 cm,术后12周Harris评分平均84分(63~93),所有患者髋关节均能获得良好的活动度,无一例出现股骨髋臼撞击症(FAI)和脱位.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3~32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4分(76~98).结论 使用股骨颈组配式髋关节假体可恢复双下肢等长,并获得良好的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临床结果满意.

  • 强直性骨盆倾斜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长度对初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赵枫;吕辉照;曹杰;艾建国

    目的:研究在伴有强直性骨盆倾斜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肢长度对下腰部及髋关节功能的初期影响。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本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强直性骨盆倾斜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4例,测量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和患肢延长的长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下腰部和髋关节疼痛进行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下腰部功能, 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年接受随访评估,手术前后骨盆倾斜角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下腰部VAS疼痛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且VAS分值和ODI均与下肢延长长度呈正相关( P<0.01)。术后患髋VAS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患髋VAS分值与下肢延长长度呈正相关( F=0.560,P<0.01);但术后Harris评分与下肢延长长度无统计学差异( F=0.072,P>0.05)。结论在伴有强直性骨盆倾斜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保持患肢现有长度,既有利于髋关节初期功能的改善,也有利于提高下腰部和患侧髋关节的满意度。

  •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预防

    作者:张洪;吕明

    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和分析相关因素.将患者分为3组,选择髋臼底内下方泪点下缘作为参照点,分别测量并统计了240例初次单侧全髋置换术,40例单侧翻修术以及69例双侧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和术后双髋正位X线片上肢体不等长的发生率和长度.初次单侧全髋置换术组中术前患肢短缩者为185例,短缩率为77%,短缩超过15mm者60例,占25%.手术后短缩率降至22%(54例),短缩超过15mm者降至3%(7例);但是有25%患者(61例)患肢出现延长,长者为20mm.在单侧翻修组40例患者中,术前患侧短缩者35例(87.5%),等长者2例(5%),患侧延长者3例(7.5%).手术后共有12例(30%)双下肢等长,短缩者降至17例(42.5%),而术后患肢增长者增至11例(27.5%).双侧初次置换组69例患者中术前术后不等长无明显变化.全髋术后肢体不等长是相当常见的手术并发症.除患者术前即存在严重不等长以外,术者忽视术前设计和手术操作方法有误时引起术后肢体不等长是主要因素.

  • 干骺端潜行截骨延长288例

    作者:曾祥伟;蒋卫平;韦冰丹;黄克;奚学明;杨晓明;冼伟;古松;孙达准;黄永栋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肢体不等长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针锯"潜行截骨,用自行研制的"多平面双轨多功能延长器"对短肢进行缓慢延长,使双下肢得以平衡.结果 288例肢体不等长患者,均达到所需延长长度,短延长3 cm,长11.5 cm,平均4.6 cm.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干骺端潜行截骨延长方法安全、可靠,无骨不连接、骨萎缩和迟缓连接等并发症,不需要作内固定和植骨,是肢体延长的一种好方法.

  • 严重肢体不等长50例治疗效果

    作者:吴其常;苗旭漫;王东生

    目的提高严重肢体不等长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治疗50例患者,比较不同平面的骨干延长、不同截骨方式、不同延长速度和频率的疗效.结果平均延长9.5 cm,其中单段长16 cm,分段长18 cm.随着长度增加,可出现肘、膝屈曲挛缩.原有足下垂者,18例畸形加重,其中16例作了跟腱延长或三关节融合术.胫骨骨端与骨骺延长发生胫骨平台倾斜各1例,经截骨矫正.5例愈合不良或不愈合,经补充植骨治愈.结论骺端延长、开放横断截骨、一次性快速延长是产生多种并发症的原因.实施靠近骨端的骨干延长,保留内骨膜的皮质骨截骨,成人每天1.0 mm、儿童每天1.5~2.0 mm的连续延长,可获得理想的肢体长度、良好的骨痂生长速度和质量以及满意的关节功能.

  • 伊利扎诺夫外固定架矫治肢体短缩并骨不连

    作者:王建华;顾根才;赵海;周波;王存平

    目的观察伊利扎诺夫外固定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和骨不连加压融合手术的疗效.方法①切除骨不连区域瘢痕和硬化骨,用伊氏外固定架牵开骨不连区延长肢体,于牵开区内植入自体骨,再利用外固定架加压融合.②清除骨不连区瘢痕后,用3组外固定架在对骨不连区加压的同时,于骨干的上端或下端进行截骨延长.结果患者骨融合和肢体延长均获得成功.结论伊利扎诺夫技术用于矫治肢体骨不连短缩疗效可靠,针道感染是其主要并发症.

  • 胫骨上端截骨及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下肢不等长

    作者:梁珪清;黄常红;林葆凯;刘毓顺

    各种原因所致的肢体短缩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长期跛行会加速髋关节、膝关节的退化,由于骨盆倾斜代偿,出现脊柱侧突,继而出现脊柱退变.下肢等长术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将外固定支架技术应用到肢体延长术日益广泛.我院自1993-1997年共治疗16例下肢不等长患者,均采用胫骨上端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有骨不连接者行自体植骨,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儿童双骨肢体单骨骨折对关节的影响

    作者:俞志涛;王承武;范源

    目的:为了观察儿童双骨肢体单骨骨折后的过度生长.方法:对前臂单骨骨折179例(不包括孟氏骨折、盖氏骨折及骨骺损伤),小腿单骨骨折123例(不包括骨骺损伤),进行了5~6年的随访,平均7.5年.对比测量了双侧X线片中的尺、桡骨长度、胫腓骨长度、桡尺角、桡骨内倾角、桡骨头线、肱骨小头的位置以及踝关节正位片,并对腕、肘关节、踝关节活动进行了对比.结果:前臂有4例,小腿有7例较对侧长2~4 mm.前臂、腕、肘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无异常.结论:前臂是双骨均衡支撑肢体,小腿虽以胫骨负重为主,但单骨骨折后另一骨同样可起支撑作用,因此均不会出现明显的过度生长.

  • 均衡手术治疗双下肢不等长4例报道

    作者:谢琦;曹启迪;杨运平

    目的探讨治疗双下肢不等长方法.方法在双侧股骨上段行截骨或延长术.结果本组4例均顺利骨性愈合,双下肢等长,功能恢复满意.术中可见一过性双膝屈伸受限,3个月后恢复正常,双下肢Allis征阳性.结论对双下肢不等长行一次性均衡术是可行的,疗程短,但外观不甚满意.

  • 同期与分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结果比较

    作者:李毓灵;傅峥;张健

    目的 比较同期与分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行双侧THA的患者共58例(116个髋关节)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期限为术后2年:同期行双侧THA 29例(同期组),分期行双侧THA29例(分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总失血量、总输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双侧肢长差异、术前术后功能评分、围术期并发症. 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期限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仅4例患者出现术后谵妄症状(同期组3例,分期组1例).两组的总手术时间[同期组为(117.9 ±23.8) min,分期组为(124.1 ±18.8) min]、总失血量[同期组为338.1 ml(180 ~720ml),分期组为303.9 ml(200 ~ 600 ml)]、总输血量[同期组为227.6 ml(0 ~ 800 ml),分期组为189.7 ml(0 ~400 ml)]、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住院费用[同期组为9.5万元(7.0~11.3万元),分期组为10.5万元(8.8~11.0万元)]、住院时间[同期组为(12.1±3.2)d,分期组为(20.1±3.5)d]、术后肢长[同期组为(0.11 ±0.22) cm,分期组为(0.42±0.4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围术期管理得当、医师手术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同期行双侧THA是安全可行的,且在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肢长差异方面与分期行双侧THA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