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写症书写功能的影向

    作者:汪洁;陈滟;吴东宇;袁英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失写症书写功能的影响,为tDCS治疗失写症提供依据.方法:对1例左顶叶梗死后(7个月)Gerstmann(综合征)失写症患者进行10次书写训练和10次书写训练加tDCS治疗.tDCS阳极刺激部位为左侧顶叶(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P3导联位置),阴极放置于对侧肩部;每日一次,每次20min.治疗前后应用汉语失语证心理语言评价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检查.结果:书写训练前语言评价显示患者的字形输出词典和字形输出缓冲模块受损.单纯书写训练前后,患者的听写、看图书写、自发书写的正确率无明显改变.书写训练加tDCS治疗后,患者的听写、看图书写、自发书写的正确率显著改善(P<0.05);书写错误,如部件替代、遗漏,笔画遗漏和无反应明显减少(P>0.05),延迟抄写接近正常.结论:tDCS阳极刺激左侧顶叶可以提高Gerstmann综合征失写患者的书写能力,即改善患者的字形输出词典和字形输出缓冲的功能.tDCS为失写症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

  • 7例脑血管病所致Gerstmann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周祥琴;何锐;刘智;王长卿

    目的分析Gerstman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脑血管病所致Gerstmann综合征临床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51~84岁(平均70岁).临床表现:7例均突然发病,手指失认,左右定向障碍,失写和失算.除上述四主征外尚有:3例有不完全运动性失语,3例有命名性失语,2例有失读,1例有结构性失用.头颅CT示:6例左顶叶区低密度灶,1例左顶叶区高密度灶.结论Gerstmann综合征具有很高的定位价值,主要涉及优势半球角回.

  • 6例Gerstmann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段婉娥;甘爱萍;张齐娟;曹庭欣;罗惠平

    Gerstmann综合征,1942年首先由Gerstmann描述1930年正式提出为一种新的综合征.Gerstmann综合征(Gs)以手指失认、左右失定向、失写及失算为主要表现[1].现将我们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6例Gerstmann综合征病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并从本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治疗心得进行分析总结.

  • Gerstmann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余桂军;周玲;任传成

    随着神经心理学检测的广泛开展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的不断进展,Gerstmann综合征的检出逐渐增多,其发病机理等研究进一步深入,治疗康复亦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康复的研究作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