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日本血吸虫中国株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动物免疫保护性研究

    作者:余俊龙;汪世平;何卓;戴橄;徐绍锐;刘雪琴

    目的 克隆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SjHGPRT)全长编码基因,研究其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全长SjHGPRT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jHGPRT,用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昆明小鼠3次,每次间隙2周,第3次免疫后第2周进行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42 d处死小鼠,收集成虫、肝脏和24 h粪便,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jHGPRT.动物免疫实验结果显示:pcDNA3-SjHGPRT疫苗组减虫率23.17%、肝减卵率41.64%、粪减卵率40.57%,每雌虫子宫内卵减卵率26.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每雌虫子宫内卵减卵率及肝、粪减卵率明显高于减虫率,表明pcDNA3-SjHGPRT疫苗可能主要在抗血吸虫卵胚发育或抗生殖方面起作用.结论 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DNA疫苗可诱导抗血吸虫卵胚发育或抗生殖作用,具有潜在的疫苗研究与开发价值.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与血清HGPRT、VitC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刘景芳;邵春海;张家瑛;白雪林;张敏;潘美珍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每3个月从上海市4家医院的体检人群中筛选一批SUA≥420 μmol/L的受试者,共筛选出受试者144例.入组时,对所有受试者复测SUA浓度,将SUA异常者(SUA≥420 μmol/L) 94例作为HUA组,SUA正常者(SUA<420 μmol/L) 50例作为SUA正常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人体参数测量及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男性SUA浓度显著高于女性(P<0.001);饮酒者SUA浓度显著高于不饮酒者(P=0.01);经常运动者SUA浓度明显低于不经常运动者(P=0.004).收缩压与SUA浓度正相关(r=0.166,P=0.047),谷类摄入量(r=-0.215,P=0.010)、血清维生素C(vitamin C,VitC)浓度(r=-0.294,P<0.001)和血清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GPRT)活性(r=-0.236,P=0.004)与SUA浓度负相关.SUA线性回归方程是,SUA=452.87(μmol/L)+1.598×收缩压(mmHg)-0.409×谷类摄入量(g)-2.231×血清VitC(mmol/L)-0.162×HGPRT(mmol/L).结论:谷类摄入、血清VitC和HGPRT是HUA的保护因素,收缩压是HUA的危险因素;建议HUA者(尤其是男性)应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保证谷类摄入,增加VitC摄入,戒酒,坚持运动,并积极控制收缩压.

  •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型EL/4细胞系的建立

    作者:龚文;禚娅;蒋砚秋;潘晓园;邵启祥

    目的:建立稳定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缺陷型EL/4细胞系,为小鼠T细胞杂交瘤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乙基甲磺酸(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提高EL/4细胞的基础突变率,用8-氮杂鸟嘌呤(8-Azaguanine,8-AG)从5 μg/ml到80 μg/ml浓度逐渐筛选出对8-AG有稳定抗性的细胞株EL/4,并对其生物性状与基因表型进行鉴定.结果:通过筛选获得能够耐受高浓度(80 μg/ml)8-AG的EL/4细胞,并能长期在20 μg/ml 8-AG培养液中正常生长,但不能耐受次黄嘌呤-氨甲蝶呤-胸腺嘧啶(hypoxanthine-aminopterin-thymidine,HAT)培养基(3 d全部死亡),RT-PCR未能从该EL/4细胞中检测出HGPRT基因的表达,由此可见该EL/4细胞的HGPRT基因发生突变或者缺失.将该细胞经克隆后获得单克隆细胞株,并命名为突变的EL/4(mutant EL/4,mEL/4).该细胞株能与磁珠分离的小鼠脾脏来源的CD4+T细胞在PEG作用下顺利进行融合.结论:成功建立了HGPRT缺陷型EL/4细胞系mEL/4,为制备T细胞杂交瘤奠定了基础.

  •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型杂交瘤细胞的快速筛选方法

    作者:刘静;殷竹君;张耀娟;章子豪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而简便的次黄嘌呤-氨基喋呤-胸腺嘧啶(HAT)敏感型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方法,以缩短二次杂交瘤细胞制备时间.方法在培养瓶中培养杂交瘤细胞,每2~3天倍比提高培养液中8-氮鸟嘌呤(8-N)浓度,从1.25 μg/ml直至20 μg/ml,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筛选前后抗体吸光度(A)值.结果成功地诱导筛选后,获得HAT敏感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杂交瘤细胞2株,均保留分泌单抗功能,其单抗A值与8-N筛选培养前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进后的筛选方法较常规方法所需时间缩短1.0~2.5倍.

  • 慢性吗啡处理对大鼠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剑凯;洪敏;张家颖;张莲芝

    对一些原代细胞及细胞系的体外研究表明,吗啡或其它阿片类大多抑制脑来源细胞的DNA或RNA合成,而促进脑外来源细胞的DNA或RNA合成,有关机制还不清楚.吗啡或其它阿片类是否通过干扰核苷酸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影响核苷酸代谢,进而影响核酸代谢?国内外尚未见此类研究报道.中枢神经系统调控阿片类产生的躯体依赖与精神依赖.脑组织中只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