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美两国儿童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评定工具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爱民;任桂英

    目的:探讨中美两国儿童自我概念的特点.方法:选用自评的自我概念评定量表对183名中国儿童(男82名,女101名,平均年龄10.82±0.68岁)及160名美国儿童(男72名,女88名,平均年龄11.05±0.74岁)进行了评定.结果:(1)中国儿童在自我概念评定量表各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美国儿童.(2)中国女孩在学习成绩,同伴关系,行为表现,与成人交往,集体概念,外貌,自我控制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男孩;美国男孩在行为表现,与成人交往,外貌及自我控制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美国女孩.结论:中美儿童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国家与性别对儿童自我概念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 中德家庭治疗师对系统家庭治疗应用的评价

    作者:史靖宇;SCHWEITZER Jochen;赵旭东

    目的:比较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德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应用的特点和屏障,为系统家庭治疗在国内的推广和本土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82名中国和76名德国系统家庭治疗师,使用自编系统家庭治疗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来调查专业和工作背景、临床工作情况、心理治疗培训情况、系统家庭治疗推广情况及应用系统家庭治疗的体会和评价,以频数统计、内容编码等方式分析数据并作比较.结果:中国治疗师中具有医学背景者占77%,而德国治疗师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或社会工作背景者占76%.德国治疗师接受督导者多于中国治疗师(76% vs.38%,P<0.01).德国治疗师评价系统家庭治疗在工作中的推广程度(中位数=4.0)高于中国治疗师(中位数=3.0,P<0.05);德国治疗师评价系统思维对其日常“工作的帮助(中位数=6.0)高于中国治疗师(中位数=5.0,P<0.01).中德治疗师常见的培训动机是工作需要”(n =41、61);中德治疗师共同评价临床应用突出难点是治疗技术和方法本身的复杂性(n=67、65)、而中国治疗师提到的另一常见难点是咨客不合作(n=50);系统家庭治疗对两国治疗师个人生活的影响归为8个主类别,中德治疗师常见的影响是“对问题和关系有了新的看法”(n =28、25),中国治疗师另一个突出影响是“接纳多样性”(n=25),而德国治疗师是“以资源取向和欣赏的态度看待人和事”(n=22).结论:两国治疗师的临床应用体会体现出了文化差异,在治疗中应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

  • 不同文化背景下正常老人认知功能比较

    作者:郭起浩;陈瑞燕;洪震;丁玎;于欢;吕传真

    目的:探讨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同的中西方老人是否存在某些认知功能领域的差异.方法:应用Mattis痴呆评定量表(DRS)检测上海、香港和美国圣地亚哥三组正常老人的认知功能.DRS有注意、起始/保持、概念形成、结构和记忆等5个因子,总分144分.结果: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情况下,上海组与香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有一项,而与圣地亚哥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有五项.阅读句子回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目,上海组明显差于圣地亚哥组;几何结构模仿,则上海组明显好于圣地亚哥组.结论:文化背景差异愈大,老人认知功能的差异也愈大.

  • 精神卫生立法的国际视野和中国现实——来自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的观点

    作者:谢斌;唐宏宇;马弘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过多的超出立法宗旨的意义.我国在立法中的一些争议问题在欧美国家的精神卫生立法进程中也曾出现过.本文从国内外精神卫生服务及其立法特点、中国的现实状况等角度出发,对当前的几个焦点问题如立法宗旨、非自愿住院、监护人权利等进行评价并提出观点和建议.

  • 手淫、乱伦、性交的跨文化比较

    作者:宫哲兵

    在所有的社会科学各学科中,人类学对性行为研究有着长久的兴趣.文化在塑造人类性行为方面起关键作用,所以对世界不同民族的性行为进行跨文化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 丧亲之痛的社会意涵:对医学化的人类学反思

    作者:程瑜;林晓岚

    失去亲人而悲痛,是人类的正常情绪.但美国精神病学会认为,持续悲伤的时间应为2个月,超时则需进行治疗.从哈佛大学人类学家兼精神病学家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的反思中得到启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跨文化比较寻找应对丧亲之痛的社会治疗方法及其社会意涵,对当代过度医学化现象进行人类学反思.不应将所有“反常”和问题都“医学化”,全部付诸医疗实践.解决疾痛不仅需要生物医学的方法加以控制,也需要在社会文化中挖掘其根源和社会意涵,在社会文化中探索疾痛的解决之道.

  • MMPI修订策略及预实验报告

    作者:龚俊;郑建民

    1946年Hathaway和.Mc-kinley完成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编制,它由566个(是/否)条目构成10个临床量表和4个效度量表,目的是帮助医师快速准确地对患者作出诊断分类[1],以后又在司法鉴定,教育与职业选择等领域拓展出上千个扩展量表,成为世界上使用广泛的心理测量工具,先后被65个国家进行翻译修订并被广泛使用,但在少数国家如中国、日本、巴基斯坦、韩国出现共同问题.

  • 中美青少年校园氛围感知的比较研究

    作者:谢家树;肖帅军;Chunyan Yang;George G.Bear

    目的:考察中美青少年校园氛围感知的异同.方法:以3685名中国和3724名美国6-12年级青少年为对象,采用2013版特拉华校园氛围量表(学生版),对中美青少年感知的校园氛围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①总体而言,相比美国青少年,中国青少年对校园氛围的感知更积极;②中国青少年在师生关系、校内活动参与度、同伴关系、规则公平度、学校安全度、学校欺负六个维度上的评分显著高于美国,在尊重多样性和期望清晰度二个维度上评分低于美国,差异显著;③无论中美,相比高年级青少年,低年级青少年对校园氛围的感知均更积极;④相比中国男生,中国女生对校园氛围的感知更积极,美国青少年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中美青少年对校园氛围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

  • 中美青少年校园欺负受害问题的比较研究

    作者:谢家树;谢璐;Chunyan Yang;George G.Bear;凌宇

    目的:探讨中美两国青少年校园欺负受害状况的异同.方法:以1677名中国中学生和1814名美国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学生卷)(DBVS-S),对中美青少年在受言语欺负、身体欺负、关系欺负和网络欺负量表得分上的年级和性别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①总体上中国和美国青少年欺负受害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与中国青少年相比,美国青少年除受“言语欺负”百分比较低且二者差异极显著外,受“身体欺负”、“关系欺负”和“网络欺负”的百分比均较高,其中受“关系欺负”和“网络欺负”的得分差异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②在受欺负的类型上,中美青少年都是受言语欺负比例高、网络欺负占比小,相比受身体欺负而言,美国青少年遭受关系欺负的比例更高.③中美两国青少年的欺负受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男生的欺负受害发生率均显著地高于女生;④中国青少年欺负受害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美国青少年欺负受害发生率年级差异不显著,但两国青少年受欺负的发生率均为十一年级受欺负百分比高,十二年级受欺负百分比低.结论:中美青少年校园欺负受害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