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超声胃重建成像评价健康人近端胃适应性功能

    作者:张静;徐钟慧;柯美云;王智凤;孙晓红;赵威;戴晴

    目的 采用三维超声(3DUS)胃重建结合灌注法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P-NLT)评价健康志愿者(HS)近端胃适应性功能,以及P-NLT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HS 10例,分别采用3DUS和2DUS结合P-NLT(经鼻胃管,50 mL/min,0.75 kcal/mL)进行近端胃容积(PGV)、近端胃面积(PGA)成像及测量,P-NIX过程中采用VAS视觉评分(0~10)进行饱感评价,并记录不同饱感时的灌注量及时间.将3DUS的测量值与2DUS的相应参数比较.结果 2次P-NLX的阈值灌注量(TV)和大灌注量(MV)均无显著性差异.3DUS测量的阈值PGV与TV(P<0.05)、大饱感时的大PGV(P<0.01)和大PGA(P<0.05)与MV均有显著相关性.3DUS测得的阈值PGA(P<0.01)、大PGV(P<0.05)和大PGA(P<0.01)与相应2DUS测参数比较有显著差异,但是大饱感时采用3DUS测量的MV、PGA和PGV的拟合曲线与2DUS相应测量值的拟合曲线基本平行.结论 3DUS胃重建成像测量的近端胃变化能更准确更可靠地评价近端胃的适应性;P-NLT是一种有效评价近端胃适应性的方法.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适应性功能检测技术的进展

    作者:徐茜茜;张艳丽;姚树坤

    近端胃适应性受损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他的评价方法已受到广泛的关注.胃适应性的金标准方法是恒压器技术,但该方法需要插管,为侵入性检查.近几年,一些新方法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三维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等能够比较准确评估胃的适应性,但其操作技术复杂且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目前临床研究应用较多的饱感负荷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方法,该方法因试餐种类、饮入速度等差异,对胃适应性的评价有所不同.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各种胃适应性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便于临床和研究中更好地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近端胃适应性功能.

  • 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近端胃适应性的影响

    作者:吴震宇;张声生;卢小芳;李培彩;王佳佳;张恒钰;杨雪;罗冰;汪正芳

    [目的]探讨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 flavonoid,AFIF)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适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10日龄雄性SD大鼠8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2只及造模组64只,造模组采用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灌胃法联合夹尾应激法诱导大鼠FD模型;至大鼠8周龄时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及模型组,分别予大、中、小剂量的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或生理盐水干预14d,给药结束后,各组大鼠经食道置入胃内气囊,应用电子恒压器对胃内气囊分阶段加压,检测大鼠胃适应性,加压程序为:以1 mmHg为起始压力,维持10 min后,每分钟压力升高1 mmHg直至10 mmHg(斜坡期),在10 mmHg压力下维持10 min(平台期).应用离体平滑肌张力测定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对大鼠近端胃体离体纵行平滑肌张力的影响.[结果]近端胃适应性检测结果显示:在斜坡期及平台期,模型组大鼠胃适应性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大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鼠胃适应性在斜坡期及平台期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胃适应性在平台期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小剂量组(小剂量组)大鼠胃适应性较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端胃体离体平滑肌张力测定结果显示:近端胃体纵行平滑肌张力随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浓度升高而降低,当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浓度达到6 000 μg/ml及10 000 μg/ml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近端胃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降低近端胃体平滑肌张力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