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草珊瑚与金粟兰叶片双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研究

    作者:魏艺聪;陈莹;罗林泉;杨群雄;陈艺娟;梁一池;车苏容

    筛选获得草珊瑚与金粟兰鉴别的特异位点并建立双位点特异性PCR方法,用于鉴别草珊瑚与金粟兰叶片以及两者的混杂品.采集不同产地的草珊瑚18份、金粟兰6份,所有样品提取总DNA,并对草珊瑚与金粟兰干燥叶片进行DNA提取.通过对其ITS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并搜索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草珊瑚与金粟兰的ITS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构建多重PCR体系,并优化PCR条件,对草珊瑚与金粟兰叶片进行快速分子鉴定.构建了多重PCR鉴别体系,只经一个PCR反应,能扩增出草珊瑚580 bp的特异性鉴别条带及金粟兰470 bp的特异性片段,可快速鉴别草珊瑚与金粟兰叶片,并可判断相互是否混杂.使用双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可以有效快速鉴别草珊瑚与金粟兰叶片,并可判断相互是否混杂.

  • 肿节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邹小燕;高慧媛;吴斌;王跃生;王少军;杨世林;吴立军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又名草珊瑚,九节茶,观音茶,接骨金粟兰等.

  • 不同居群草珊瑚的ITS序列分析及模式识别研究

    作者:魏艺聪;陈莹;牛广俊;罗林泉;杨群雄;陈艺娟;梁一池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居群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和金粟兰属5种近缘植物的核糖体基因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为草珊瑚鉴定和品种鉴别提供模式识别与思路.方法 采集不同产地的草珊瑚18份、金粟兰6份,所有样品提取总DNA,并对其ITS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并搜索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其他4种金粟兰属植物的ITS序列,运用ClustalX 2.1软件比较不同产地草珊瑚与其他金粟兰属植物的ITS序列差异,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草珊瑚样品不同居群间的ITS序列相似度达99%,其中位点总突变率ITS1(2.7%)>ITS2(1.4%),而与金粟兰属其他植物相比,位点总突变率ITS2 (20.3%~22.7%) >ITS1 (15.9%~18.3%).聚类分析表明18个不同种群的草珊瑚居群间变异极小,且与金粟兰属5种近缘植物具有显著差异的聚类识别.结论 草珊瑚ITS1与ITS2分别为不同居群间及与不同属近缘植物间比较有效的鉴别序列,具有较多个特异性信息位点的草珊瑚ITS序列用于鉴别金粟兰属5种近缘植物,具显著差异的聚类识别,是草珊瑚和金粟兰属近缘植物鉴定和品种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 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作者:张虹

    金粟兰属植物在全球约有17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温带和热带,在我国约有13个种及5个变种,主要产于华南及西南地区[1].在我国可供药用的金粟兰属植物共有8种,大多以全草人药,具有祛风散寒、舒筋强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被《中国药典》或地方中药材标准收载[2-6].该属植物中作为药用的有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全缘金粟兰Chloranthus holoste gius、及己Chloranthus serratus、银线草Chloranthus Japonicus以及鱼子兰Chloranthus elatior[7].研究表明,该属植物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抗菌活性.本文综述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金粟兰属植物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 多穗金粟兰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喻庆禄;晏天宝;罗永明

    多穗金粟兰为金粟兰科植物Chloranthus multistachys Pei,又名四大天王、四块瓦、四叶细辛,是中药及己的一种.全草入药,性味苦辛,微温,有小毒.具活血散瘀、祛风解毒的功效,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跌打骨折,腰腿痛,感冒,白带,疔肿,皮肤瘙痒等病症[1].为了探讨化学成分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GC/MS/DS联用技术对多穗金粟兰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首次分离鉴定了37种化学成分.

  • 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作者:邹雍;刘传珍

    金粟兰属(Chloranthus swartz)植物又名四块瓦、四大天王、大叶及己,见表1.该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尤以西南地区居多,我国约有13种5变种[1~3].它们大多以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散寒,舒筋强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 金粟兰在肿瘤内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陈梁;杨志宏

    目的:探讨金粟兰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LSE-3在肿瘤内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印记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25ng/mL)诱导人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前后及不同LSE-3作用EMT细胞48h后,间质标记物Snail、Slug以及LSE-3可能作用的其它靶点如p53等相关信号分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蛋白印记对Snail、Slug、p53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与EGF诱导组相比,人乳腺癌细胞中Snail、Slug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5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且都与LSE-3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LSE-3能逆转EGF诱导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DA-MB-468)上皮间质转化的产生,降低发生了EMT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DA-MB-468)的侵袭转移能力.

  • 我国金粟兰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伯庭

    概述我国金粟兰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金粟兰在肿瘤内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曾琛

    目的:研究金粟兰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LSE-3在肿瘤内科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SE-3处理后细胞内Snail、Slug和p53相关信号分子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GF诱导组Snail、Slug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53蛋白显著降低,与EGF诱导组比较,不同浓度LSE组Snail及Slug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p53蛋白显著升高。结论LSE-3可逆转由EGF诱导的MDA-MB-468人乳腺癌细胞株发生EMT,降低MDA-MB-468人乳腺癌细胞发生EMT后的侵袭能力。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