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红凉伞抗肿瘤转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雪;唐生安;翟慧媛;段宏泉

    目的:研究红凉伞Ardisia Crenat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转移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进一步以Tranawell趋化实验方法测定化合物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从红凉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乙基-β-D-吡喃果糖苷(2),丁香酸(3),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4),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5),甲基-α-D-呋喃果糖苷(6),岩白菜素(7),百两金皂苷B(8),车叶草酸(9).抗肿瘤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9,均有明确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其中化合物1,5和8的抗肿瘤转移活性较强,化合物5在质量浓度0.8mg·L-1下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趋化抑制率达到93.8%.结论:化合物2~6和,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均具有明确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其中化合物1,5和8的抗肿瘤转移活性较强.

  • 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积累动态研究

    作者:陈随清;李君;陈颖;彭丽彬;张家鸿;米方田;张立德

    目的 研究红凉伞中化学成分岩白菜素的积累动态.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量,色谱柱:Hypersil ODS(2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回归方程为y=1 406.0 X+7.219 61,r=0.999 9,线性范围:1.00~12.01μg,平均回收率为101.17%,RSD1.67%(n=5).结果 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量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部位岩白菜素的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根、叶、茎、侧枝、果丙、花、果壳、种子;一年生长期内在5月份红凉伞根、茎、叶中岩白菜素的量高,以后逐渐下降;不同生长年限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 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积累动态将为研究红凉伞生物特性的形成及红凉伞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 瑶药红凉伞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作者:魏江存;陈勇;康梦莹;庾延和;阙祖亮;张昕;魏中璇;叶信;庞丹清

    [目的]建立瑶药红凉伞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LC法鉴别红凉伞药材的主要成分,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方法对红凉伞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本实验的薄层色谱条件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且重复性较好,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可以作为红凉伞药材的鉴别依据;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结果为:水分8.84%~12.40%,总灰分2.62%~4.80%,酸不溶性灰分0.37%~0.97%,浸出物含量13.40%~16.85%.[结论]本实验的鉴别方法可用于红凉伞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红凉伞的开发利用和建立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 红凉伞和朱砂根不同部位Cu Fe Zn Mn的测定

    作者:何志坚;王秀峰;唐天君;王志国;陈霞;卢君华

    确定红凉伞和朱砂根不同部位铜、铁、锌、锰的含量.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样品,在对样品的处理和测定条件进行优化后,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对红凉伞、朱砂根两种中药材的根、茎、叶、籽部位的铜、铁、锌、锰含量进行了测定,相关系数:0.99919~0.99981,加标回收率:94.8%~107.91%,相对标准差:0.4099%~1.7842%,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红凉伞的籽中铜、锌、铁含量均高于其它部位,锰含量叶中高;朱砂根中铜、铁、锌、锰含量分别在籽、根、茎、叶中占据首位.从总体看,红凉伞朱砂根的叶和籽中微量元素含量比其它部位相对较高.测定结果为探讨该中草药各部位及变种间的药性的差异,充分利用红凉伞和朱砂根的叶、籽的价值提供了部分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