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伴生菌对猪苓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邢晓科;郭顺星

    目的:研究猪苓Grifola umbellata在与伴生菌Companionfungus共培养过程中,伴生菌对猪苓几种酶的活性影响.方法:测定与伴生菌共培养过程中猪苓菌丝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及胞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伴生菌能诱导猪苓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提高;蛋白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液体培养时,在培养的后期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的发酵液中两种胞外多酚酶活性均居于猪苓与伴生菌单独培养的酶活性之间.结论:伴生菌与猪苓的营养互补可能为猪苓提供一些菌核形成的相关物质,从而有利于猪苓形成菌核.

  • 伴生菌对猪苓菌丝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作者:邢晓科;郭顺星

    目的:研究伴生菌对猪苓菌丝的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将伴生菌的胞内及胞外成分添加到猪苓的液体发酵体系中,发酵培养结束后测定猪苓菌丝的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结果:添加伴生菌菌丝体及适量的未经灭菌的伴生菌发酵液可显著提高猪苓菌丝的生物量,而添加经灭菌的伴生菌发酵液可显著降低猪苓菌丝的生物量;添加伴生菌菌丝体及发酵液均可显著提高猪苓菌丝多糖含量,而显著降低猪苓胞外多糖含量.结论:伴生菌的胞内及胞外成分可在今后猪苓发酵生产时有选择地利用.

  • 猪苓与其伴生菌在几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作者:邢晓科;郭顺星

    目的明确伴生菌、猪苓单独培养以及二者共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即麦麸培养基(WBA)、PDA培养基和SM培养基,观测猪苓与其伴生菌单独培养及两者共培养的形态特征.结果在相同培养基上猪苓与伴生菌菌落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分别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也不相同;在WBA及PDA培养基上,两者共培养时可在接触界面形成致密的拮抗线;与伴生菌共培养后,猪苓菌落表面出现大量的菌丝束.结论猪苓与伴生菌的菌落形态完全不同,两者共培养后在猪苓菌落表面分化出大量的菌丝束,这是菌核分化前的一种反应.

  • 猪苓菌丝形成菌核栽培方法的研究

    作者:郭顺星;王秋颖;张集慧;夏洪燕

    目的阐明在伴生菌的作用下,不同栽培方法对猪苓菌丝形成菌核的影响.方法以树棒为载体,粗砂为基质,纯猪苓菌种、纯猪苓菌丝形成菌核伴生菌和蜜环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花盆栽培方法.结果猪苓菌种和伴生菌间隔接种于树棒鱼鳞口和晚期接蜜环菌有利于猪苓菌核的形成和生长.结论伴生菌是猪苓菌丝形成菌核的

  • 2-酮基-L-古龙酸产生菌原生质体的属间融合

    作者:陈建华;冯瑞山;郗丽萍;王旻;吴梧桐

    用配对法筛选得一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10-3的优良伴生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97002.混合菌发酵产生2-酮基-L-古龙酸,山梨糖的转化率达90%左右.两菌分别经诱变处理,获得耐利福平B.pumilus 97002-1-6 Rif r和耐红霉素G.oxydans 10-3-20 Emr遗传标记菌株.并确定B.pumilus 9700 2-1-6 Rifr菌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佳条件.初步尝试两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