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情志学的教学体会

    作者:于艳红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及中医学自身发展需要,中医情志学从中医学中分化而诞生出来,是一门颇具中医特色的新兴课程.经过对中医情志学教学法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运用首因效应、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概念框架、丰富教学手段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 浅谈气候与情绪的关系

    作者:陈家建;文善适;林巧;李丽梅;麦梅英

    目的 探索气候改变与人情绪变化的关系.方法 我们对中医科门渗病历进行分类研究发现152例属于心睥两虚;肝肾阴虚的临床病人其情绪受冷暖气流影响为明显.结果 证明气候变化与病人情绪关系密切.结论 环境气候作为应激源与生物个体情绪密切相关.

  • 从《临证指南医案》论叶天士的情志学思想

    作者:孙瑶瑶;李敬林

    《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医学大家叶天士著,叶氏注重情志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情志致病多由肝起,易伤及脾胃,然其原总由于心,临床治疗多从心、脾胃、肝胆论治.诊治过程中注重体质因素、气候季节、生活习惯等对情志致病的影响,治疗上强调患者要修心养性,注重移情易性,愉悦开怀.

  • 中医情志学学科建立及其意义

    作者:于艳红;乔明琦

    通过对中医情志学学科建立的自身和外部条件分析,认为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今天,情绪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已成为医学、心理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迫切需要中医情志学的问世;作为与现代医学并立的中医学,迫切需要新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分化创立,以促进其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中医学的发展创新需要中医情志学的创建;对情志这一研究对象业已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原理、范畴及学术原则,显示了作为一门学科所应具备的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中医情志学创立的自身条件已经成熟.中医情志学的建立无疑将为人们认识丰富的情志活动与复杂的情志病证,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为中医学的发展创新开拓新的领域.

  • RGSE模式在中医情志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作者:张曼;戴建业

    目的:探讨RGSE 模式在高职生中医情志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高职生四个班级共2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两个班级为研究组-120名学生,即:在教学中进行RGSE 模式;另外两个班级为对照组-112名学生,即:在教学中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学期末通过自制的“教学情况调查量表”、以及“理论及实践考核”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研究组对选用教材满意率98.33%,教学内容满意度94.17%,教学形式满意度98.3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考核后,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评价(41.8±7.5)分,实践能力考核评价(43.3±5.5)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情志学实践教学中应用RGSE 模式,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有助于其成绩的提高。

  • 论中医情志学用于老年病医学模式的探究

    作者:罗镕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因此中国面临老年人在医疗以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挑战.情志学在中医学的范畴中对于治疗和预后都是很重要的元素,对于老年人疾病的病因以及诊断都有影响,从古至今情志学经过不断的更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现代老年病医学模式在实践总结中不断增添全新的元素,生物学、心理学和现代社会学的因素也逐渐融入其中,目前已经形成了“4P”医学模式(参与性、预防性、预测性和个体化).为了更好地构建老年病医学模式,应在坚持中医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的病因和病情发展进行有目的的干预措施,干预的过程中要关注疾病的预防,重视情志状态并利用相应的情志控制手法,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重医患的沟通配合,从而达到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目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