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肌肉起止点疗法结合颈椎定点伸引术治疗颈源性眩晕

    作者:杜磊

    目的:观察肌肉起止点疗法结合颈椎定点伸引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源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只用颈椎定点伸引术,5d~7d1次,共治疗5次.治疗组应用颈椎定点伸引术同对照组,再加用肌肉起止点疗法,隔日1次,共治疗10次,2组患者治疗前后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治疗颈椎病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头晕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治愈率84%优于对照组28%(P<0.01),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86%(P<0.05).治疗后2组颈部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84%(P<0.05).结论:肌肉起止点疗法结合颈椎定点伸引术治疗颈源性眩晕较单纯使用用颈椎定点伸引术效果更佳.

  • 肌肉起止点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63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秀玲;杜磊;李雪青;白爱林

    目的 观察肌肉起止点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均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肌肉起止点(反阿是穴)疗法.疗程均为8周,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定肩手疼痛,改良的Fugl-Meyer(FMA)量表评定肩关节活动度,Barthel(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手指尖至第一腕横纹的体积(ml)的差值评价手部水肿.结果 2组治疗后肩手疼痛、FMA评分、手部水肿及BI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起止点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且利于促进偏瘫上肢功能的恢复.

  • 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性眩晕

    作者:杜磊;李秀玲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源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均采用肌肉起止点疗法,隔日1次.A组加用颈椎定点伸引术关节整复手法治疗,5~7 d 1次.结果:治疗3~4周后,2组头晕症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对改善症状,提高疗效有显著促进作用.

  • 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

    作者:李秀玲;杜磊;李藏芬;李雪清;白爱林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源性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53例,均服用常规降压药和采用肌肉起止点疗法,弹拨、拿捏,隔日1次.A组同时加用颈椎定点伸引术,5~7 d 1次.治疗前后2组各测量血压,评定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0~30 d,颈肩部症状积分和血压指数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B组比较,A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A组高于B组(64.2%、96.2%与45.3%、86.8%,P<0.05).结论: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可纠正颈椎的移位,缓解颈交感神经的刺激,使血压明显下降,达到治疗目的.

  • 肌肉起止点疗法结合电针治疗软组织疼痛临床体会

    作者:毕自胜

    软组织损伤疼痛是理疗科的常见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疗效有时并不满意,对于急性的损伤往往可能加重症状,肌肉起止点(反阿是穴)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反阿是穴虽然不在痛处但往往是肌肉纤维紧张的地方,紧张的肌肉会加重疼痛,则疼痛会更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而在紧张的地方,施以推拿和针灸等治疗,可以使紧张的肌纤维得以放松,改善微循环,使疼痛部位的炎症反应得以缓解而减轻疼痛,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本疗法确切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