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ynesys系统结合PLIF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

    作者:胡炯;陈哲;曹延广;魏家森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LIF治疗的4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29例;年龄38~68岁,平均(56.38±11.63)岁.手术节段:L2-L5 16例(6例融合L4,5,10例融合L3,4、L4.5);L3-S1 30例(11例融合L5S1,19例融合L4.5、L5S1).术后分别指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分析内容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和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通过腰椎动力位X线观察节段活动度(ROM)、椎间隙高度(DHI)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3.23±7.34)个月,术后3次随访腰痛、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O.05),邻近非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融合手术节段术后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非融合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上邻近非融合手术节段活动度术前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时活动度增加(P<0.05).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ILF治疗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中个体化选择.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预防邻近节段早期退变的发生,但长期临床疗效还需长时间临床观察.

  • 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PEEK cage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是煌;郭志宏;陈伟

    目的 观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聚醚醚酮(PEEK) cage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腰椎滑脱患者实施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PEEK cage手术,以术后X线片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及Greenough临床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19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24~38个月:术后12个月时,18例融合率94.7%; 24个月融合率为100%,术后12、24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13.9±5.9)分增加到(24.6±3.1)分、(25.3±3.3)分(P<0.05).Greenough临床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4.7%.结论 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PEEK 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满意.

  •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固定矫形治疗症状性退变性腰椎侧凸

    作者:关凯;李放;孙天胜;张志成;任大江;张昌猛

    目的 总结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LIF)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总结我科近五年治疗3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年龄56~77岁,平均63.7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前评估包括详细体格检查,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影像学检查包括站立位腰椎正侧位片、腰椎MRI;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减压,退变间隙椎间撑开、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1、3、6、12个月随访,复查VAS、ODI及X线平片.结果 术前腰、腿部VAS评分分别为6.5分和4.7分;ODI术前评分为57.7%;术前腰椎侧凸Cobb角平均为22.8.,腰椎生理前凸角为20.7°.末次随访腰、腿部VAS评分为3.3分和2.4分;ODI评分为30.3%;腰椎侧凸Cobb角平均为9.8°,腰椎生理前凸角为32.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松动,有7例相邻上位间隙进一步发生退变,但患者功能提高,未再手术;无神经瘫痪、深部感染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腰椎退变性侧凸经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既可以矫正不对称性退变,又可以去除疼痛源,恢复腰椎生理前凸,具有手术相对安全、椎弓根螺钉固定牢固等优点,是提高患者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术后深部感染手术治疗

    作者:关凯;李放;单建林;赵广民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通过对8例PLIF术后深部感染的检查及手术治疗,总结诊断PLIF术后深部感染的敏感指标、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血沉、CRP是诊断及监测PUF术后深部感染的敏感化验指标;MRI对诊断急性感染有确诊意义.对诊断慢性感染早期意义不大;内固定牢固者可以保留内固定,不影响对感染的治疗;神经根刺激症状恢复不如腰痛症状恢复明显;所有病人经过规范治疗均在3个月内治愈.结论 PLIF术后深部感染通过规范治疗,完伞可以治愈,预后良好.

  •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内固定治疗低度腰椎滑脱

    作者:何志敏;陈德玉;郭永飞;刘军海;陈宇

    [目的]阐述、探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低度腰椎滑脱的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53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低度腰椎滑脱患者.分析手术前后的Boxall滑脱率、滑脱角及椎间高度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及融合率、手术方式、并发症之关系,阐述临床治疗新体会.[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9~21个月),49例(92.5%)病人获得椎体间骨性融合.术前与术后的Boxall指数、滑脱角及椎间高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融合器后移;1例患者发生椎间隙低毒性感染;2例患者发生神经根牵拉伤;1例发生融合器下沉.[结论]腰椎滑脱通过腰椎后路一次完成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与围手术期密切相关,手术过程因人而异,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巧、协调性关系尤为密切.

  •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沈琳;尤芸芸

    腰椎滑脱是指一个腰椎的椎体相对与相邻的下位腰椎向前滑移,个别也有向后滑脱,常见的部位是L4~5,其次是L5S1.主要症状是慢性腰腿痛,以劳累后加重,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近年来,腰椎融合术被广泛用于腰椎退变化疾病、腰椎不稳及椎间盘源性疾病等,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前路腰椎融合术、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及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等.2009-03-2011-10笔者所在科采用PLIF加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1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加内固定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

    作者:林宏;刘清毅;林涛;黄南翔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同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内固定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用PLIF加内固定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18例,观察临床疗效、融合率、滑脱复位率、并发症等.结果:随访16例,随访时间7月-21月,平均15月,优良率87.5%,滑脱矫正率约80.9%,融合率达98.9%,3例脑脊液漏,3例神经根牵拉,术后7天-3月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PILF加内固定是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