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针灸调节病理状态的进展

    作者:刘迈兰;常小荣;袁宜勤

    查阅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探讨针灸调节病理状态的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效应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结果表明:①针刺机制研究较之于灸法机制研究,数量上稍多,质量稍高;②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刺镇痛,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已经初步定位于针刺对“疼痛矩阵”脑区和疼痛相关默认网络的靶向性调节,而针灸其它效应的中枢机制尚处于探索之中;③研究方案中多选用单一穴位,较少关注穴位配伍.故建议今后关于静息态fMRI与针灸机制相关的研究需加强灸法应用的中枢机制探讨,考虑与临床实际治疗方案一致的研究设计.

  • 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

    作者:郑成强;谭凌霄;周天秀;张虹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以14例PTS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神醒脑”针法,即以百会、神庭为主穴,四神聪、风池为配穴进行针灸治疗.针刺得气后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每次治疗30 min,每周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结束时,对PTSD患者PTSD临床监测量表(clinician 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定;使用Siemens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静息态扫描,以双侧海马作为感兴趣区,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电针治疗后,患者CAPS、SAS、S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双侧海马与右侧中央后回、左侧顶上小叶存在功能连接增强(2.3<Z<4.0,P<0.05),左侧海马旁回和右侧杏仁核的连接被抑制.结论:电针对PTSD的症状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顶叶与海马的联系,抑制海马与海马旁回、杏仁核的功能连接,间接影响其他边缘系统相关脑区的功能有关.

  • 针灸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思路

    作者:周丽;张允岭;孟繁兴

    分析了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病因病机及针灸防治的优势,认为毒损脑络、督脉瘀滞是其主要病机,治以健脑通督、益髓开窍法,针灸干预应建立临床疗效多维结局指标评价体系,采取社区防治模式、长时程针灸综合干预方法,并引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针灸作用机制.

  • 磁共振氢波谱技术在肿瘤临床诊疗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张晗媚;甘奇;宋彬;邬颖华

    磁共振波谱(MRS)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影像学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领域的研究,包括当今研究热点临床肿瘤诊断和疗效评价.现以MRS技术中常用的氢质子波谱(1H-MRS)为对象,由成像原理、检测意义入手,就1H-MRS技术在肿瘤诊疗研究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以客观评估该技术在临床肿瘤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