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溃疡活动期“毒热”创新病因的系统研究

    作者:郑洪新;王垂杰;王文萍;才丽平;傅海燕;曲怡;周学文

    目的:课题以研究胃溃疡活动期的中医“毒热”病因理论为突破口,以建立中医病因学研究方法为途径,以阐明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性疾病的疗效机制为特色,丰富和发展中医病因学理论和实践。方法:通过中医胃脘病“毒热”病因理论研究、中医“毒热”实验病因学研究、“毒热”病因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毒热”病因的中药干预验证性临床试验,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通过病例对照设计,581例胃溃疡活动期83.3%为毒热证;266例浅表性胃炎13.3%为毒热证,从而确证胃溃疡活动期“毒热”为多发、常见病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辨证求因要点包括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胆汁反流、炎症因子增高、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等。经300例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证候积分愈显率86.62%,胃镜愈显率80.29%。改良胃溃疡活动期胃毒热证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方法,验证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治法中药复方疗效确切,并阐明其生物学机制。结论:“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主要病因,“以痈论治”胃溃疡活动期的新治法为清热解毒、消痈生肌,疗效显著。

  • 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8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敏;曾睿华;张曦

    目的:观察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Hp 感染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予以溃得康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14d。停药4周后进行尿素酶呼气试验,观察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后,行13 C -尿素酶呼气试验,两组转阴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溃得康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经典三联药物治疗。随访4周后,其幽门螺旋杆菌杆菌的根除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