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海市级医院急诊医疗服务现状与思考

    作者:杨丽;邱珮琪;王燕;杨佳泓;赵蓉;何萍

    通过文献评阅、问卷调查、关键知情人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调研上海市级医院急诊医疗服务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急诊入口无序和出口不畅,分析其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物价及医保等政策的引导支持不足、急诊急救相关规范不完善或落实困难等.建议推动急救立法及贯彻落实,落实急诊医疗服务各相关方的权利及义务;加大宣传和信息公开,引导患者合理使用急救医疗资源;加强“供给侧”建设,继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畅通患者分流路径;加强物价和医保支付等政策支持;加强急救能力建设,完善及落实急诊相关规范.

  • 论社会工作在医院急诊服务中的运用

    作者:刘斌志;柯佳敏

    现代急诊医疗服务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所需要提供的服务也不仅限于疾病治疗,更需要心理辅导、社会支持以及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发展针对急诊室的社会工作服务契合了急诊病人、急诊团队以及急诊管理的需要.社会工作针对不同种类的急诊病人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内容与服务策略,在减少急诊纠纷、构建和谐医院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 黑龙江省20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亮;刘志峰;彭相文;栾瑞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现状.方法 以黑龙江省7个城市20家三级综合医院为调查对象,对2010-2012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护比例不均衡,护理人员与医生学历差距较大,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过重;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掌握良好;分诊流程不合理,分级标准掌握不熟练.结论 应加强医护队伍建设,减轻医护负荷;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能,规范分诊标准,培养专职分诊医护人员.

  • 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制定与应用

    作者:郑若菲;陈晓欢;李红

    目的 探讨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并实施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以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心肺复苏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成功率作为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及心肺复苏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心肺复苏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成功率及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基于病情分级的急诊服务标准,使急诊服务有据可依,指导急诊医护人员为不同病情严重度分级的急诊患者提供高速、高效、专业的优质服务.

  • 论社区急诊科的服务

    作者:应泽琴

    社区急诊是院前急救的前沿阵地,救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危重病人的安危和预后,有效的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率,争取了时间.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性临床医学.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急诊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急诊工作是全部急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医疗服务工作的前哨.我中心秉持"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吸取先进的急救经验,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 JCI标准下急诊服务在急救车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袁晓敏

    目的:通过参考JCI标准条款对急救车规范管理,为危重患者急救提供有效保障.方法:JCI认证采用追踪法,对全院使用率较高的20个科室32辆急救车检查,改进前、后各检查96例次,并不断调整改进,使急救车管理不断标准化、合理化、程序化.结果:对改进前、后急救车管理专项检查合格情况进行比较,改进后急救车检查项目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JCI标准化急救车管理能为患者提供同质安全的急诊服务.

  • 院前心脏停搏发病时段对院前急救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研(译)

    背景: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0万名院外心脏停搏(OHCA)患者,而OHCA患者发病时段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不甚明确。因此,对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无疑对急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与结果:我们对某城市大型急诊医疗系统数据库中有关心脏停搏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我们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成年OHCA病例作为数据来源,创伤性心脏停搏和未实施心肺复苏病例则在排除之列。对白天的界定是早上8点至晚上7点59分;夜晚界定是晚上8点至早上7点59分。对临床相关的存活率预测因子进行校正后,使用相对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发病时段、院前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30天存活率间的关系。在4789个OHCA病例中,1962例(41.0%)发生在夜晚,患者平均年龄为63.8岁(标准差,17.4岁);其中54.5%为男性。夜晚发病的OHCA患者院前自主循环恢复率并不显著低于白天发病的患者(11.6%vs 12.8%;P=0.20)。而夜晚发病患者的30天存活率却明显低于白天发病的患者(8.56%vs 10.9%;P=0.02)。对患者个体信息、发病时心律、当地救护总站情况、救护人员从出发到现场的在途时间、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旁观者心肺复苏操作、急救地点等因素进行校正后,夜晚OHCA患者的30天存活率仍显著低于白天OHCA患者的存活率,其相对风险率为1.10(95%置信区间,1.02~1.18)。
      结论:发生在白天的院外心脏停搏患者的30天存活率显著高于夜间发病的患者,即使对患者个体情况、急救过程以及院前急救操作等因素所造成的数据差异进行校正之后结论也相同。

  • 急诊服务与流程管理

    作者:马麒麟;宁方燕

    目的 探究急诊服务以及流程管理服务.方法 分析急诊服务与流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些方面的改正,对急诊服务与行政管理等一些方面进行全面的措施实施.通过观察措施利用前或者之后的总共6个月的管理工作进行效果的评价.结果 在我医院内,急诊科采用更加全面的流程管理方式之后,错误事件以及对医生的投诉事件相比之前已经减少了很多,(p<0.05),患者对医护的态度以及在就医前的等待时间以及在治疗的过程中,后是诊治的结果的满意程度都获得了较大的提高.结论 采取全面的急诊流程能够大大提高急诊的服务效率,明确保证患者的健康.

  • JCI标准下急诊服务在救护车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杨会梅

    目的:通过参考JCI标准条款对救护车规范管理,为危重患者急救提供有效保障.方法:JCI认证采用追踪法,对全院使用率较高的6辆救护车检查,改进前、后各检查96例次,并不断调整改进,使救护车管理不断标准化、合理化、程序化.结果:对改进前、后救护车管理专项检查合格情况进行比较,改进后救护车检查项目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JCI标准化救护车管理能为患者提供同质安全的急诊服务.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