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成研;项柏冬;韩春霞

    目的:探讨腹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梨状肌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24例,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满意.

  • 封闭加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李文光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局部封闭,对照组仅采用针刀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

  • 齐刺结合弹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罗根明

    目的:观察齐刺法结合弹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齐刺合弹拨手法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刺结合弹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优于常规针刺组.

  • 特殊方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61例

    作者:郭现军

    目的:观察特殊方法(齐刺法和白虎摇头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61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1例,采用齐刺结合白虎摇头手法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9%,对照组76.2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第1疗程中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特殊方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 带状疱疹误诊为梨状肌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刘占国;张江平

    病历资料患者,男,42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右侧臀部及腿疼痛伴行走不便3天来院就诊.患者缘于3天前干活劳累、淋雨后出现右臀部、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疼痛,呈烧灼感.继而行走不便,无麻木感,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休息不能自发缓解.不伴有发热.既往体健.查体示: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活动自如,各棘突及椎旁无明显的压痛及叩击痛,右臀部有深压痛,并向同侧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放射,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45度阳性,右足活动及感觉正常存在,足背动脉可触及.MRI示:腰椎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张秋实;王丰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针刀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针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安全有效.

  • 重踩髋部三阳经配合踩动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齐亚男

    目的 观察重踩髋部三阳经配合踩动法对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梨状肌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重踩髋部三阳经配合踩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率为82.61%,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痊愈率为60.87%,总有效率为91.30%,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疾病、下肢麻木症状消失率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踩髋部三阳经配合踩动法对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

  • 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例

    作者:贾蓝羽

    该文章介绍了1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通过温针灸结合推拿疗法,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显示了针灸推拿相结合对该病治疗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 药艾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例

    作者:沈钊雄;万志敏

    1 病例介绍陈某,男,48岁,于2012年5月13日初诊.2天前因坐地打牌后出现左臀部疼痛并向下放射至大腿,活动不利,活动患肢时疼痛加重,呈"刀割"样.查体:左侧梨状肌体表投影处压痛(+),叩痛(+),梨状肌紧张试验(+),直腿抬高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疼痛减轻,腰部无压痛、叩击痛,腰椎正侧位片及骨盆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舌淡、脉弦紧.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证属风寒湿痹型.治疗以药艾条熏灸,配合中药内服调理.

  • 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6例

    作者:尹国红;王怀兰

    1 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34例,女8例,年龄18~62岁;病程5天~2个月.诊断标准:有外伤或受凉史;单侧或双侧臀部疼痛并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酸痛无力,行走或活动时症状加重,甚至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患例臀部可触及梨状肌有条索状肌肉变硬,局部压痛明显,有时沿坐骨神经放射痛;髋关节内旋、内收活动受限,并且疼痛加剧.

  • 刃针微创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0例临床观察

    作者:吕俊彪;周小鸿;柯伟明;吴佳奇;陈楚苗

    目的 观察刃针微创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治疗组予以刃针微创术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法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91.4%,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1).治疗组疼痛缓解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10天后患者临床疼痛缓解显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6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刃针微创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在临床疗效、缓解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时间均优于于电针治疗法.

  • 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王志峰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5名,给予A组患者局部封闭疗法治疗,给予B组患者针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治疗梨状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华全红;张文菊;王兴昌

    目的 观察小针刀配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藏区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采用小针刀松解梨状肌的压痛点和(或)条索状硬结后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汤剂治疗.结果 痊愈47例(占78.3%),显效5例(占8.3%),好转4例(占6.7%),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小针刀配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可有效改善、缓解症状,有利于患者日常工作、生活能力的恢复,二者结合不良反应小,标本兼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内服配合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

    作者:张志刚;范广岩

    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因臀部深层肌肉梨状肌的损伤而造成的坐骨神经痛的病例比较常见,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内服配合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88例

    作者:金群雷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均采用推拿三步操作手法,同时配合针灸和必要的功能锻炼.结果 治愈71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在镇痛和改善肢体功能活动能方面疗效显著.

  • 扶阳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周金香;王文辉;苏淑仪

    目的:观察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完全随机抽样法将92例观察病例分为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和小针刀组。综合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小针刀组40例单纯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2.69%,总有效率为100%,小针刀组为57.50%与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临床总疗效优于单纯小针刀治疗,且不同程度提高了患者正气,阳气,增强了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 粗针松解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作者:赵庆惠;张黎明;李国华;李子成;周明

    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对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梨状肌综合征,采用自行研制的粗银针松解治疗4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松解
  • 温针灸联合肌肉力量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6例

    作者:殷光磊;汪凡

    我科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针灸、TDP联合等长收缩后放松肌肉力量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6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小30岁,大64岁,平均(46±8)岁;病程短2周,长6个月,平均(36.5±15.4)天;左侧发病者21例,右侧发病者25例;其中16例以臀部疼痛为主,25例伴下肢放射痛,5例伴跛行.排除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移、严重骨质疏松、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病史的患者.

  • 新九针圆利针与芒针齐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作者:刘建民;田文海;田建刚;李海棠;齐凤军;樊云;陈松

    目的:比较新九针圆利针与普通芒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新九针圆利针组(圆利针组)和芒针治疗组(芒针组),每组40例.圆利针组采用新九针圆利针(0.60 mm×125 mm)在“梨状肌三穴”实施齐刺治疗,芒针组以普通规格芒针(0.32 mm×125 mm)在“梨状肌三穴”实施齐刺治疗,两组均予常规针刺委中、阳陵泉.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痛阈值.结果:圆利针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优于芒针组的77.5% (31/40,P<0.05).两组治疗后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均P<0.01);圆利针组痛阈值增量明显大于芒针组(P<0.01).结论:新九针圆利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普通芒针,与其能有效提高局部组织痛阈值有关.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二十三)穴位埋线治疗运动系统疾病——梨状肌综合征

    作者: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疼痛是其主要表现.埋线治疗主穴:阿是穴(梨状肌体表投影线上)、承扶.配穴:小肠俞、殷门、风市、阳陵泉,腰部疼痛加肾俞透大肠俞.操作时患侧在上,医者用右手大拇指均匀用力寻找压痛点,阿是穴确定位置后,持针,快速入皮,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以贯通梨状肌筋膜,有异感时退针少许,将线埋入.每次治疗,以痛点处穿刺有松动感为度.

300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