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平衡功能与视空间感知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志伟;金建烽;严清章;顾军;徐乐平

    目的: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平衡功能与视空间感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通过 Berg 平衡量表(BBS)测评,将116例 MCI 患者分为平衡障碍组(BBS <46分,29例)和平衡正常组(BBS ≥46分,87例)。同时,采用线方向判断测验评估 MCI 患者的视空间感知功能。结果:平衡障碍组的线方向判断测验评分低于平衡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18,P =0.002)。 MCI 患者的线方向判断测验评分与 BBS 总分(r =0.256,P =0.006)、动态平衡功能评分(r =0.284,P =0.004)正相关;而与 BBS 静态平衡功能评分(r =0.163,P =0.369)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CI 患者的视空间感知功能,对患者的平衡功能、特别是动态平衡功能有影响;视空间感知功能受损,可能是 MCI 患者平衡障碍的一个原因。

  • 基于静态姿势图的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与评估

    作者:韩俊;罗志增;张启忠

    为有效检测和评估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平衡功能障碍,提出一种平衡功能检测与评估方法.首先选取睁眼及闭眼模式下的重心轨迹长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峭度、左右重心分布比及前后重心分布比共10个指标来定量检测平衡功能,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融合,后根据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因子的权值,进而得出综合评价值,以此帮助受试者完成平衡功能评估.采用自行研制的平衡功能检测与评估系统,在2周内对30例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病例组)和30例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2次平衡功能检测与评估,对照组综合评价值的统计值为4.067±0.540(n=30,mean ± SD),病例组综合评价值的统计值为2.054±0.685,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实验表明,该平衡功能检测与评估方法合理,具有应用价值.

  • 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特点

    作者:程嘉;韩冬影;姚贵忠;王涌;王玉凤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35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目前药物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门诊患者,及35例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人体动静态姿势控制测试仪测试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包括感觉组织能力测试、单腿站立测试、走直线测试.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对病例组进行评定.结果:感觉组织能力测试中,病例组在6种状态下的平衡分及平均平衡分、视觉感觉分、前庭感觉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单腿站立测试中,病例组在左侧及右侧单腿站立闭眼情况晃动速度大于对照组,维持平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走直线测试中,病例组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平衡功能各项测试指标与PANSS各项评分及PSP评分未发现明显相关(r<0.24,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动静态平衡功能明显差于正常对照.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前庭平衡功能与执行功能

    作者:李静;程嘉;丰雷;王玉凤

    目的:探讨不同前庭平衡功能状态的8~10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特点.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SM-Ⅳ)诊断标准的143名ADHD儿童,采用Stroop色字命名任务、Rey复杂图形记忆、连线测试、汉诺塔、言语流畅性任务、数字广度、心理推理能力任务测查执行功能.采用人体动静态姿势测试仪,选用感觉整合测试(SOT)评定平衡功能,以前庭感觉分的中位数为界,分为平衡功能好组(n=71)与平衡差组(n=72).结果:平衡功能好组的Stroop字义命名完成时间[(19.3±5.2) svs.(21.8±8.1)s]、色字命字完成时间[(24.8±8.0)svs.(28.8±11.9)s]均少于平衡功能差组(均P<0.05);平衡功能好组汉诺塔任务完成率高于(78.9% vs.63.9%)平衡功能差组,汉诺塔任务犯规次数[1(0,2)vs.1(1,3)]少于平衡功能差组(均P<0.05).在Rey复杂图形记忆、连线测试、数字广度、心理推理能力任务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庭平衡功能差的ADHD儿童,其执行功能的抑制、计划能力受损更明显.

  • 早期运动疗法及再学习方案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魏中一;谷胜利;张婷;钱燕群

    目的 观察早期运动疗法及再学习方案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接受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指导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运动疗法及再学习方案指导.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学习前后的肢体平衡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以及患者肌力分级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BI和肌力分级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上肢及下肢肌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运动疗法及再学习方案,对患者的平衡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增强患者的肌力,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MOTOmed运动训练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玉英;黄学英;王丽华;柳尧花

    目的:探讨 MOTOmed 运动训练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8月6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MOTOmed训练。康复前及康复训练后4,8个疗程分别对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结果康复训练4,8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分别为(27.37±5.38),(33.30±4.9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69,7.796;P<0.01)。结论 MOTOmed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地改善恢复期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功能。

  • MOTOmed运动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玉光;王丽华;柳尧花

    目的:探讨MOTOmed运动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平衡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2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对照组106例,观察组卧床期,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 MOTOmed 713.4/W41a型进行床边训练,能达坐位平衡后采用MOTOmed viva2上下肢型进行训练。经过康复训练后分别对两组进行Berg平衡量表( BBS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四肢瘫功能指数( QIF )评定表。结果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BBS评分、QIF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4,8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分别为(12.2±2.8),(17.6±2.8)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7,2.651;P<0.05);康复训练4,8个疗程后两组患者QIF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OTOmed训练后颈髓损伤患者平衡控制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 老年人跌倒与平衡功能相关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宁宁;侯晓玲;陈海霞

    跌倒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障碍,美国老年人70%的跌倒与老年人的死亡有关[1].跌倒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引起,而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2].为了解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与跌倒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康复医学专家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平衡功能评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现将国内外的新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 人体平衡功能评定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陈海霞;宁宁

    人体平衡功能研究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相对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已经涉及到医学、运动学、仿生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国外对于平衡功能的研究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到目前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众多学者长期锲而不舍的探索,平衡功能知识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相关理论不断完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对于平衡功能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加大了对平衡功能的研究,相关成果不断发表,为进一步推动平衡功能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在护理研究方面,该课题的研究几乎仍是空白.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近10年的平衡功能研究进展,借此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平衡的认识与重视.

    关键词: 平衡功能 评定 进展
  • 早期减重站立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作者:林长缨;杨标;曲建平

    目的 观察早期减重站立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减重站立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分,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经8周治疗后,其HAMD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训练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实施减重站立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抑郁症状及平衡能力.

  • 社区康复简易技术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江晓峰;邵爽;胡雪艳;戴红

    目的 探讨康复简易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6例,治疗组采用设计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技术,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仪给与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选时,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Fugl-Meyer平衡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在治疗后3个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的康复简易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平衡功能,是有效、实用的康复技术.

  • NPT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菁;徐纯鑫;方栋;赵义;沈敏

    目的 观察气阻系统训练与NPT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本科脑卒中偏瘫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实验组(n=22).对照组采用常规卧位躯干肌训练和坐位气阻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实验组利用NPT系统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下肢部分(FMA-LE),以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前FMA-UE评分、FMA-LE评分、BB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t<0.962,P>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显著提高(t>12.248,P<0.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1.972,P<0.05).结论 NPT系统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和平衡功能,效果优于气阻系统训练.

  • 人体平衡功能检测系列研究(2):正常人静态平衡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相关因素

    作者: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的静态平衡正常范围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H-A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测定445名正常人的坐位、睁眼和闭眼双脚站位、左右单脚站位的平衡数据,并计算出各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通过计算得出正常人群、男性、女性以及各年龄组人群的平衡功能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静态姿势平衡检测能客观、定量、准确地评价人体的平衡功能,其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确定有助于平衡障碍的评估和相关疾病的诊断.

  • 针刺疗法改善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建华;王浙东;李岩;汤继宏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治疗共济失调型脑瘫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衡功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治疗能有效提高共济失调型脑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 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沈敏;方栋;顾秋燕;李宏杰;何龙文

    目的 研究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脑梗死偏瘫伴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Tetrax平衡测试评估,并根据分析结论 给予相应的平衡训练及运动功能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4周、8周、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etrax平衡功能测试评估可进一步了解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点,从而制订更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法 ,更好地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 两种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的实用性研究

    作者:刘翠华;张盘德;张自茂;皮周凯;彭小文

    目的探讨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的临床实用性及相关性.方法对68例脑卒中患者,于平衡功能训练前后分别应用BBS和FM-B由专人进行评定,然后对每位患者进行静态姿势平衡测试仪(BPM)测试.BPM测试分别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取摆幅指数(SI)、摆动的轨迹长(lng)、外周面积(area)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比较,FM-B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 BBS评定和BPM各检测指标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FM-B与BBS之间呈中度的正相关(r=0.517,P<0.001),FM-B与BPM各观察指标之间无相关性(r=-0.074~-0.247,P>0.05);BBS与BPM各观察指标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0.410~-0.587,P<0.01~0.001).结论 BBS与BPM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都可以反映患者的平衡状态; 但FM-B对治疗前后的效果评定敏感性较差,其临床实用性较低.

  • 脑卒中偏瘫患者水中平板步行训练疗效的初步观察

    作者:吴琼;丛芳;金龙;司凤山;姚斌;贾威;肖登武

    目的 观察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 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利用水中步行运动系统对1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训练,20 mir/d,5/周,共训练4周.治疗前后利用平衡测试仪评定健侧下肢负重时间、患侧下肢负重时间、睁眼及闭眼时重心移动总轨迹长、重心移动面积、重心X轴及Y轴偏移、稳定极限范围及到达目标总时间.并比较水中步行距离及大步速的变化.结果 经过4周的训练,患者水中行走距离、大步速、健肢及患肢负重时间显著提高(P<0.001);睁、闭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和重心移动面积显著减小(P<0.001);稳定极限范围显著扩大(P<0.001);到达目标总时间明显缩短(P<0.01);重心X轴及Y轴偏移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 运动再学习方案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邵天民;贾云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RP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法(PNF),MRP组采用MRP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测评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结果 训练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 P<0.05),但MRP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MRP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 针灸对腰段以上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欣刚;官霞;郭青川

    目的:探讨针灸对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联动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四肢联动训练方法配合针灸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与Flex Comp Infiniti表面肌电系统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躯干肌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衡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联动训练配合针灸可更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躯干的控制。

  • 自制脑性瘫痪儿童下肢康复器的研制及临床效果

    作者:杜佳音;范艳萍;李鑫;孙艳秋;庞伟

    目的 探讨脑瘫儿童下肢康复器的研制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9月本院收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实验组(n=14).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下肢康复器训练,共3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MFM-88评分及BB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6.124,P<0.001);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329,P<0.05).结论 下肢康复器训练可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459 条记录 2/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