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

    作者:刘洋;苏丽红

    人体生理健康不仅受自身基因调控,还收到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不仅在人体的生理代谢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为宿主提供可消化和利用的能量,提高宿主免疫和防病功能,还可直接调节宿主脂肪存储组织的基因表达活性,增加宿主脂肪的积累;肥胖可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并引起肠道菌群失衡;菌群失衡可使宿主内毒素增加,导致机体验证、胰岛素抵抗等;恢复菌群可改善宿主机能.本文通过2012年7月~2013年9月对108例肥胖患者病情及肠道菌群的研究,总结了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的联系.

  • 鉴定乳制品中厌氧芽胞杆菌的3种方法比较

    作者:刘慧玲;葛丽雅;吉彩霓;黄李华;洪小柳;黄欣迪;马淑棉;吕敬章

    目的 鉴定乳制品中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方法 采用生化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和16S rDNA测序三种方法,对乳制品中5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进行鉴定.结果 生化方法鉴定出3株菌,而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和16S rDNA测序法对5株菌都给出了鉴定结果.3种方法仅对其中1株菌的鉴定结果一致;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和16S rDNA测序的鉴定结果一致性程度高,共有4株菌的鉴定结果一致;而生化方法的鉴定结果与这两种方法差异较大.结论 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和16S rDNA测序可作为生化方法的补充,用于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的快速鉴定.

  • 芪贞汤对结肠炎相关癌症小鼠肠道细菌丰度及构成的影响

    作者:刘雷蕾;孟静岩

    目的:探讨芪贞汤对结肠炎相关癌症(CAC)小鼠肠道细菌丰度及构成的影响,为其发挥抗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SS)周期性诱导建立小鼠CAC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小鼠用1.26g/kg芪贞汤冻干粉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灌胃.治疗结束后提取小鼠肠道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DNA V4区测序,并取结肠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评价.结果:①病理评价:模型组小鼠炎性反应病理评分得分3.7分显著高于实验组2.2分(P<0.01);模型组小鼠非典型增生得分(2.8分)显著高于实验组(1.5分)(P<0.01).②菌群测序结果: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降低,芪贞汤治疗后,小鼠肠道菌群丰度提高,相似度上更接近于空白组;多样性检测结果可见实验组相对模型组更接近于空白组,但实验组与模型组之间差距并不显著;在菌群构成方面,模型组多为致病菌占优势地位,治疗组多为益生菌属.结论:芪贞汤可以通过增加益生菌抑制致病菌改善肠道菌群,而发挥抗癌作用.

  •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失眠患者肠道菌群差异研究

    作者:骆杰伟;吴永希;黄昉萌;陈炜玮;朱耀彬;魏世超;郑星宇;杨笑

    目的 通过高通量16S rDNA测序,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失眠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选择原发性失眠患者65例,按中医证型分为肝郁化火组22例、心脾两虚组17例、阴虚火旺组26例,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通量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患者便菌群结构,QIIME软件与R语言stats包等分析菌群差异.结果 共得到1226个不同的基因序列分类单元(OTUs),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 OTUs共180个(P<0.05),表明样品有丰富的菌落.肝郁化火组、阴虚火旺组测序序列的定位个数多于心脾两虚组及对照组(P<0.05).非加权UniFrac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显著大于组内差异,表明分组有意义(R=0.103,P=0.002),提示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失眠不同证型高度相关.属水平在不同组间明显差异共57个属(P<0.05),所有物种水平不同组间明显差异共115个物种(P<0.05).对照组优势菌属包括: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巨单胞菌属(megamonas)、梭菌属(clostridium Ⅺ、clostridiuum ⅩⅧ)、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肝郁化火组优势菌属包括: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nifractor)、埃格特菌属(eggerthella)、嗜胆菌属(bilophila);心脾两虚组优势菌属包括: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阴虚火旺组优势菌属包括:拟杆菌属(bacteroides)、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butyricimonas、odoribacter.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具有丰富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不同菌群结构,可能影响着不同中医证候的发生、发展及结局.

  • 清胰汤和姜黄素调整肠道微生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制

    作者:胡炜;刘洪斌;王曼雪;张桂贤;李东华;张一

    目的 探讨清胰汤和姜黄素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机制.方法 40只SPF级健康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清胰汤组、姜黄素组,每组10只.通过注射牛磺胆酸钠(Na-Fc),诱发大鼠形成SAP模型,建模前清胰汤组、姜黄素组分别用相应中药汤剂灌胃1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和胰腺组织病理变化,收集大鼠盲肠段粪便,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4组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肠组织表现为肠壁水肿,肠黏膜上皮缺损、脱落等,上皮下间质空隙变宽,大量的中性粒细胞(PMN)等炎性细胞浸润等;胰腺组织表现为胰腺腺泡水肿、坏死,叶间隔增宽,大量的PMN等炎性细胞浸润等,而中药清胰汤和姜黄素组可减轻模型组中的胰腺损伤和肠黏膜受损程度(P<0.05).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果显示清胰汤或(和)姜黄素组可有效降低SAP大鼠厚壁菌门(包括梭菌纲、芽孢杆菌纲)、毛螺菌属数量菌群含量,升高拟杆菌门(包括拟杆菌纲、拟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含量.结论 中药清胰汤和姜黄素可增加SAP大鼠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调控微生物生态平衡,增加益生菌群的含量,降低有害菌群的定植能力,从而达到对肠道的保护作用.

  • 华莱士诺卡菌引起的肺部感染1例

    作者:孙鹏飞;陆燕飞;黄旭;唐晨杰;梅亚宁;倪芳;刘根焰

    诺卡菌(Nocardia)是革兰染色阳性需氧分枝杆菌,隶属于诺卡菌科,目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87个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约有25个种,且以星形诺卡菌(N.asteroides)和巴西诺卡菌(N.brasiliensis)常见[1].本文报道1例由华莱士诺卡菌(Nocardia wallacei)引起的肺部感染.1 病历资料患者,男,59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高热,伴咳嗽、咳痰,于社区医院就诊,查胸片示左上肺节段性肺炎,予抗生素(患者未能提供相关具体用药史)抗感染治疗1周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症状改善.出院1周后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加剧伴晨起发热,体温波动于38 ~38.6℃,于2014年12月9日到当地二级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9.63×109/L,中性粒细胞89%;胸部CT检查:左肺上叶舌段可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欠清晰,内伴低密度影及气体样影,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左肺上叶感染伴空洞形成,左侧少许胸腔积液.

  • 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郑方;朱晗;周瑾;纪雅菲;张蓓蓓;黄菲;吴晓俊

    目的 运用Illumina测序技术,初步研究不可预知慢性应激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压力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造模5周后,分别进行糖水偏好测试(SPT)、强迫游泳测试(FST)、悬尾测试(TST)、高架十字迷宫测试(EPMT).采用LC-MS/MS法测定小鼠海马区神经递质变化;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粪便微生物.结果 模型组小鼠TST、FST不动时间增加,EPMT开放臂时间、糖水偏好率降低;海马5-HT、DA、NE明显降低,Glu升高;Chao、Ace、Shannon指数均明显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Lachnospiraceae、Prevotellaceae、Peptococcaceae、Clostridiaceae、Corynebacteriaceae微生物群落比例明显降低,而Verrucomicrobiaceae、Alcaligenaceae微生物群落比例升高;PCA图表明,两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模型组Verrucomicrobiaceae、Alcaligenaceae、Corynebacteriaceae丰度上升;Deferribacteraceae、Clostridiaceae、Bacteroidaceae、Prevotellaceae、Lachnospiraceae丰度下降.结论 不可预知慢性应激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多样性、丰度明显下降,表明抑郁和肠道菌群改变密切相关.

  • 16S rDNA测序检测胆道感染病原菌初探

    作者:曹会玲;樊宁;宗春辉;崔云峰;刘运德;吴尚为

    目的 探讨16S rDNA测序法用于胆道感染细菌病原体检测的可能性.方法 采集潜在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同时进行16S rDNA测序和常规培养,通过对比检测结果,评估16S rDNA测序用于临床实践的可行性.结果 在19份标本中,2种方法均检出细菌的7份(36.84%),均未检测到细菌的7份(36.84%),16S rDNA测序阳性、培养阴性的5份(26.32%).在2种方法同时检出细菌的标本中,结果高度相关的2份;与培养法相比,16S rDNA测序能够检出多种细菌,结果可被宏基因组测序部分证实.尽管2种方法检测结果在属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判断16S测序法检出的细菌与感染的关系仍存在困难.结论 16S rDNA测序技术理论上具有高灵敏度、广覆盖等优点,随着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望成为病原学诊断的辅助工具.

  • 大黄牡丹汤对肠道菌群的体外作用

    作者:郑彦懿;温如燕;罗霞;周联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6S rDNA测序法、平板计数法和气相色谱法考察大黄牡丹汤对肠道菌群及其分泌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功能的影响.[结果]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拟杆菌属、埃希菌属细菌明显减少,乳杆菌属、乳球菌属、变形菌属细菌增多.平板计数结果表明大黄牡丹汤能显著抑制脆弱拟杆菌体外增殖(P<0.001).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表明大黄牡丹汤可显著抑制SCFAs的分泌(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是大黄牡丹汤发挥药效的靶点.

  • 复方益肝灵制剂中检出微生物的分型溯源与产品质量评价

    作者:冯震;钟玮;刘冬玲;刘浩;杨美成

    目的:对复方益肝灵制剂中检出的微生物进行鉴定与分型,评估产品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评价产品质量.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中,复方益肝灵制剂共计138件,经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对制剂中检出的微生物共36株,利用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等方法,进行鉴定、分型与溯源.结果:生化方法无法有效鉴定该微生物污染物;核酸测序与核糖体分型的鉴定结果一致,均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核糖体分型的类聚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污染物可分为2个亚型,其中亚型Ⅰ包含24个菌株,菌株间同源性关系>94%,亚型Ⅱ包含12个菌株,菌株间同源性关系>99%,2个亚型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仅为87.2%;菌株分型结果与产品抽样批号的比较中发现,微生物各亚型的分布、同源性关系与产品的生产时段、生产批号呈现集中性和一致性的特点.结论:该制剂生产工艺流程中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微生物监控,及时排查污染隐患.本研究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拟建立非无菌制剂中微生物的鉴定与分型方法及微生物污染物调查和追溯解决方案,为非无菌制剂的质量控制、监督抽验和用药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