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肝止痒汤治疗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30例

    作者:田锋亮

    目的:观察清肝止痒汤治疗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清肝止痒汤治疗,日1剂,7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10 mg治疗,日1次,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根据肝病情况给以相应的保肝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3%,治疗组有效率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ALT、AST、GGT、TBA、TBI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BIL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肝止痒汤在安全性、改善肝脏炎症及肝内瘀阻上疗效显著.

  • 益肝止痒汤治疗肝虚生风型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田锋亮;李小清

    目的:观察益肝止痒汤治疗肝虚生风型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益肝止痒汤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又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纳洛酮静滴治疗,B组患者给予格拉司琼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积分、瘙痒程度评分、肝功能、血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优于对照组(71.4%).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积分及直观模拟(IS)积分显著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好转,其中GGT、TBil、DBi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5-HT、β-E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肝止痒汤治疗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肝虚生风型疗效显著,在改善肝内瘀阻上优于对照组,能够降低5-HT、β-EP可能是治疗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的机制之一.

  • 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的证治体会

    作者:田锋亮;黄祎

    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在肝病中比较常见,尤其以春秋季节多见,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限性皮肤瘙痒,以下肢及腰背部常见,无原发性皮损,反复搔抓后,可引起继发皮损,如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部分患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情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引起失眠和自杀,肝胆源性皮肤瘙痒症在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癌、胆汁淤积症多见.目前国内尚无本病的中医证治.笔者通过多年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