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扬;罗彦平;周明武;朱杰;张迅;徐立博

    [目的]探讨大段感染骨经煮沸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可行性.[方法]将120只健康6个月龄中国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只.实验组:首先制备兔胫骨感染模型,然后截取2.0 cm长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对侧大腿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之隐动脉处,1.0克氏针固定于股骨上.对照组:在同一部位截取相同长度的无菌胫骨段经生理盐水浸泡处理后,余步骤同实验组.两组分别于术后0、4、6、8、10、12周各处死10只兔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异位血管化骨CD34阳性血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量的灰度值,分析判断两组血管化情况.[结果]术后4、6、8周,实验组CD34阳性血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VEGF蛋白表达量也均低于对照组,但仅术后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12周,实验组CD34及VEGF检测结果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CD34阳性血管数及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在术后10、8周达到峰值,之后均成下降趋势.此时,两组异位血管化骨几乎完全被软组织包裹;两者贴附紧密,分离困难.[结论]自体正常骨在术后8周完成再血管化,要快于煮沸骨,而煮沸骨在术后10周也完成再血管化.证实兔大段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肌肉丰富的知名血管处,使其再血管化,转化为血管化骨是可行的.

  • 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骨活性的研究

    作者:李扬;张迅;伏杭江;朱杰;王飞云;罗彦平;周明武

    目的 探讨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活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160只健康6个月龄中国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80只.实验组:首先制备兔胫骨感染模型,然后截取2.0cm长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对侧大腿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之隐动脉处,1.0克氏针固定于股骨上.对照组:在同一部位截取相同长度的无菌胫骨段经生理盐水浸泡后,余步骤同实验组.两组分别于术后各时间节点处死10只兔,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和Ⅰ型胶原蛋白生成量的灰度值,分析判断两组骨活化进程.结果 自体正常骨异位后逐渐被结缔组织包裹,其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小凹,且逐渐增多,要快于煮沸骨相应进程.对照组BMP-2和Ⅰ型胶原蛋白的灰度值在术后10周达到峰值,分别为147.04±9.52、148.87±6.52,与实验组术后16周相应数值(145.08±6.59、147.25±5.4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兔自体正常骨异位于血供丰富的组织间隙内经过10周可转变为活化骨,要快于煮沸骨,而煮沸骨经过16周也完成活化过程.证实兔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活化的可行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