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梁绵英;谭光享;杨浩贤;杨宇华;邹剑明;胡世杰

    目的 获取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阶段周围人群的健康状况资料,为核事故医学影响评价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核电站周围20km半径范围内至少居住3a以上(含3a)并有常住户口的居民列为调查对象.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全死因、期望寿命、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结果 按ICD-9分类来分析前十位死因,按顺位排列,本调查合计死因顺位前十位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病、损伤与中毒、心脏病、精神病、消化系病、肺结核、新生儿病和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与全国抽样调查结果相仿.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与1991年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前结果比较表明,20km范围内居民健康水平基本上是稳定的,具有较良好健康水平,未发现异常的疾病流行及变动.

  • 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周围20km居民两次死因调查结果比较

    作者:罗晋甘;林涌钦;王小强;张怡;朱剑葱

    目的 了解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运行期内周围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核电站正常运行或核电事故健康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依据. 方法 死亡资料来自调查区各疾病监测点每年的死亡登记卡,采用辐射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核电站周围20km半径范围内深圳地区至少居住3年以上(含3年)户籍居民.结果 2002~ 2005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77.94/10万和406.32/10万,其中男性为475.32/10万和427.50/10万,女性为480.84/10万和357.88/10万.2006 ~ 2010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33.27/10万和268.09/10万,其中男性为243.01/10万和279.29/10万,女性为223.41/10万和194.39/10万.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上升为前三种主要死亡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比例和死亡率增加,男性比女性高.2006~ 2010年胎儿、婴儿死亡率分别为3.42‰和3.43‰,比2002~ 2005年分别下降了29.8%和65.0%.结论 居民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并处于国内一般水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