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研究

    作者:项忠华

    目的:分析研究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方法取120例单乳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61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局部麻醉方法,研究组59例采用乳腺后间隙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法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麻醉用药剂量、麻醉时间对比,有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采用乳腺后间隙麻醉方法,可减少麻醉用药剂量,安全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 不同麻醉方式在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向永红

    目的 探讨传统局部麻醉、乳腺后间隙麻醉及静脉麻醉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乳腺肿物旋切术的女性乳腺肿物患者310例.随机分为A组(传统局部麻醉)、B组(乳腺后间隙麻醉)和C组(静脉麻醉,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将A组和B组统设为局部麻醉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的围手术期指标、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单发及2枚肿物者,传统局部麻醉比乳腺后间隙麻醉的麻醉用量少,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枚及以上者,传统局部麻醉比乳腺后间隙麻醉的麻醉用量少,麻醉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满意度高于传统局部麻醉,不良反应低于传统局部麻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麻醉组各时间点测得的围手术期指标均与初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乳腺肿物数目为3枚及3枚以上者,推荐乳腺后间隙麻醉,少于3枚的患者推荐使用传统局部麻醉.静脉麻醉能使围手术期患者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 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

    作者:李学伟;阴贵华

    目的 对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 研究中选择局部麻醉法予以对照组患者,选择乳腺后间隙麻醉法予以观察组患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数值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比对照组38.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以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更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